袁隗目光深邃,望向远方:
“不可鲁莽行事,如今董卓权势滔天,手握重兵。”
“我们袁氏家族虽底蕴深厚,但此刻与他正面交锋,无异于以卵击石。”
“我们暂且隐忍,等待时机。方今天下,并非董卓一人说了算。
“本初之死,必能激起天下忠义之士的愤慨。”
“我们要暗中联络各方势力,积蓄力量。”
“待时机成熟,再一举将董卓势力连根拔起。”
“为本初报仇,也为天下苍生讨回公道。”
袁基默默点头,他明白叔父所言极是。
他必须暂且将心中的仇恨深埋,等待复仇的火焰再次燃起的一天。
突然,一名仆役神色慌张,匆匆闯入书房,声音颤抖地禀报道:
“家主,公子,大事不好!后将军连夜离开了京师!”
“什么?”袁基猛地站起身来,手中的茶盏“啪”地坠落在地,摔得粉碎。
他的身躯微微震颤,眼中满是震惊与不可置信,“公路临阵脱逃?他怎能如此!”
袁隗缓缓抬起头,目光深邃而平静,仿佛早已料到这一切。
他微微叹了口气,正色道:“公路必是去往南阳,招兵买马。”
袁术虽行事有时莽撞,但并非毫无主见之人。
此番连夜离京,想必是有着自己的打算。
“要不要追回?”袁基焦急地问道。
弟弟袁术未经家族商议,擅自行动,实乃不妥,若不追回,恐生变数。
袁隗沉思片刻,缓缓摇头:“不必,老夫相信公路。”
袁基听闻,心中满是怅惘。他望着叔父,欲言又止。
京师局势风雨飘摇,袁氏家族每一步都走得艰难,稍有不慎,便可能万劫不复。
汝南袁氏,历经数代经营,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在朝堂之上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董卓入京后,局势急转直下。
董卓倒行逆施,独揽大权,对袁氏家族也逐渐露出了獠牙。
如今袁绍身死,袁术又连夜离京,家族内部人心惶惶。
袁氏家族仿佛置身于暴风雨中的孤舟,随时可能被巨浪吞没。
袁隗站起身来,缓缓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沉沉夜色,心中思绪万千:
“从今日起,你我叔侄需更加谨慎行事。”
“本初之死,乃我袁氏家族之痛,但我们不能因此一蹶不振。”
“叔父,侄儿明白。”袁基拱手道,眼中闪过一丝坚定。
……
洛阳城,夜幕深沉,万籁俱寂。
董卓的府邸宛如一座巍峨的巨兽,在黑暗中静静蛰伏。
府邸内,灯火渐次熄灭,唯有董卓的卧房还透着一丝昏黄的光亮。
董卓已宽衣解带,正准备就寝,一天的操劳让他略显疲惫。
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宁静。
“咚咚咚!”敲门声急切而有力。
董卓眉头紧皱,心中涌起一股无名怒火,他最厌恶在休息时被人打扰。
“何人如此大胆,搅我清梦!”
董卓怒吼的声音在卧房内回荡,带着十足的威严与怒气。
“董公,是我。”门外传来李儒恭敬却又带着几分急切的声音。
李儒身为董卓的女婿兼首席谋士,在董卓心中地位特殊。
若非大事,他断不会如此莽撞地深夜求见。
董卓微微一怔,心中暗忖,究竟发生了何事,让李儒如此着急。
他不耐烦地披上外袍,大步走到门前,猛地拉开门。
“文优,深夜至此,所为何事?”董卓满脸不悦,目光如炬地盯着李儒。
李儒赶忙躬身行礼,脸上却抑制不住地带着一丝兴奋:
“董公,大喜啊!袁绍死了!”
李儒的声音虽刻意压低,但在寂静的夜里,却如同一记惊雷,震得董卓心头一颤。
“什么?袁绍死了?”
董卓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随即,脸上露出了狂喜之色。
胖脸笑容愈发灿烂,仿佛瞬间年轻了十岁。
“哈哈哈哈,真是天助我也!”
董卓仰头大笑,笑声在府邸内回荡,仿若在庆祝一场盛大的节日。
李儒见董卓如此高兴,赶忙再次躬身恭贺:
“恭喜董公,除去心头大患!”
董卓迫不及待地问道:“快,快与我说说,袁绍是怎么死的?”
他拉着李儒走进卧房,两人在案几旁坐下,目光紧紧盯着李儒,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李儒脑海中组织语言,详细地道:
“回禀董公,袁绍弃官出城,车骑将军吕布一路追杀。”
“袁绍逃往小平津方向,遭受吕布的部将张辽伏击而亡!”
董卓眉头微微一皱,眼中闪过一丝不悦:
“没有我的军令,奉先擅自行动?”
吕布身为他麾下第一猛将,虽勇猛无比,但如此擅自行动,让其心中有些不满。
在董卓看来,吕布此举虽为自己除去了袁绍这个大敌,但却破坏了他的规矩。
李儒微微前倾,言辞恳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