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的天空阴沉沉的,乌云压顶,仿佛预示着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军营中,旌旗猎猎,战马嘶鸣,上万兵马集结于此,声威浩荡。
吕布身披赤红战袍,无敌的气概横生。
魏续眉头紧锁,低声道:
“家主,丁原虽然集结了兵马,却迟迟不肯进军,似乎在拖延时间。”
侯成冷哼一声,眼中闪过一丝怀疑:
“丁原这老狐狸,不会是忽悠咱们,暗中使坏吧?”
宋宪更是按捺不住,握紧拳头,愤愤道:
“干脆干掉丁原,主公自己做并州之主!何必受他牵制?”
吕布神色依旧镇定自若,并未立即回应。
而是转头看向一旁的郭嘉,似乎在等待他的意见。
郭嘉微微一笑,摇着手中的羽扇,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不可。”
宋宪一愣,不解地问道:
“为何不可?”
“丁原不过是个庸碌之辈,主公取而代之,有何不可?”
郭嘉目光扫过众人,缓缓道:
“纵使将军成功以兵马入京,也主持不了京师的大局。”
宋宪不服气地反驳:
“谁不听话,杀谁不就行了?何必如此麻烦?”
郭嘉轻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睿智:
“治理天下、掌控朝廷,绝非单凭武力就能解决。”
“张角掀起叛乱浩浩荡荡,最终不还是功亏一篑?”
魏续听了,忍不住插话:“那为何何进能一度成功?”
郭嘉成竹在胸,解释道:
“何进的成功,是因为他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
“他有皇后的支持,有袁氏家族的助力,更有大将军的名分。”
吕布眼中闪过一丝深思,沉声问道:
“奉孝,依你之见,我们该如何行事?”
郭嘉微微一笑,羽扇轻摇,语气从容:
“将军可利用丁原的名望,借其声势动摇京师诸势力。”
“待各方势力互相消耗,将军再渔翁得利,不可强行出头。”
“董卓可先入京师,丁原可先入京师,唯独将军不可以。”
“就算将军先入京师,也最好向刘邦学习,封存府库。”
吕布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点头道:
“奉孝所言极是,如今汉室虽衰,但余威犹存。”
“强行出头,只会成为众矢之的。”
众人听了,纷纷点头称是。
唯有宋宪依旧有些不甘心,低声嘟囔道:
“可这样等下去,何时才能出头?”
郭嘉看了宋宪一眼,语气中带着几分告诫:
“欲速则不达,出手要稳、准、狠。”
众人各抒己见,场面热烈。
吕布晏然自若,聆听各方的意见。
如今汉室虽衰,但真正的衰落是在董卓挟天子乱政之后。
等到董卓换了天子,彻底粉碎汉室四百年的气运,群雄才会真正崛起。
吕布要做的,是占据先机,而不是当出头鸟。
突然,秦谊匆匆赶来,抱拳禀报道:
“主公,五原李肃求见!”
吕布眉头微微一挑,眼中闪过一丝好奇:
“李肃?他来做什么?”
郭嘉微微一笑,羽扇轻摇,语气中带着几分深意:
“李肃此来,或许正是我们的机会。”
吕布点了点头,挥手道:“传他进来!”
并州的军营中,风声呼啸,战旗猎猎。
吕布手中握着一杯温酒,目光沉静,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帐外,李肃被亲兵引入,脸上带着恭敬的笑意,拱手行礼:
“奉先,久违了!”
吕布抬眼看向李肃,微微一笑,语气中带着几分亲切:
“李肃,自我上山学艺,多年不见了吧?”
李肃笑了笑,眼中闪过一丝怀念:
“是啊,当年在五原,将军还是少年英豪,如今已是名震天下的猛将了。”
“我每每想起将军,无不引以为傲。”
吕布眼中也闪过一丝感慨,举杯道:
“家乡之情,不敢忘怀。来,共饮一杯。”
两人对饮一杯,酒入喉中,暖意顿生。
李肃放下酒杯,神色渐渐严肃起来,低声道:
“将军,在下此次前来,除了叙旧,还有一事相告。”
吕布眉头微挑,语气平静:“哦?何事?”
李肃目光炯炯,语气中带着几分推崇:
“将军可知董卓董公?他乃西凉豪杰,手握重兵,威震边陲。”
吕布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沉吟片刻,缓缓道:
“董公之名,我素有耳闻。他确是当世豪杰,令人敬仰。”
李肃见吕布语气松动,连忙趁热打铁:
“将军,丁原虽为并州刺史,却无大志,只知固守一方,难成大事。”
“将军若继续跟随他,只怕会埋没了自己的才华。”
“不如趁此机会,投奔董公,共图大业!”
吕布并未立即回应,只是低头把玩着手中的酒杯,神色深沉。
李肃见状,心中有些焦急,但也不敢再多言,只得静静等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