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城,大将军府内灯火辉煌,丝竹之声不绝于耳。
何进大摆宴席,款待一众贤士。
觥筹交错间,气氛热烈非凡。
酒过三巡,何进放下手中酒杯,缓缓起身,随后庄严地宣告:
“诸位,今日有一喜讯要告知大家,朔方大捷,索头部覆灭了!”
全场瞬间安静下来,众人面面相觑,脸上满是惊讶之色。
袁绍震惊得瞪大了眼睛,忍不住站起身来,道:
“索头部可是檀石槐时期的大部,实力雄厚,怎么可能覆灭?”
曹操也不禁心神恍惚,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檀石槐时期。
鲜卑势力如日中天,屡屡侵犯大汉边境,给中原地区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索头部在鲜卑各部中地位举足轻重,是一股难以撼动的力量。
如今索头部竟然覆灭了,简直令人难以想象!
何进看着众人的反应,心中颇为得意,缓缓开口道:
“此战,多亏了朔方郡守吕布。”
“他有万夫不当之勇,是不可多得的将才。”
曹操听到吕布的名字,眼中闪过一丝光芒,连忙问道:
“可是威名远扬的飞将?”
何进微微点头,脸上露出骄傲的神情,道:
“正是!”
“朔方之战,吕布率领大军,奋勇杀敌,以雷霆之势击败了索头部。”
袁绍心潮澎湃,忍不住感慨道:
“朔方沦陷多年,如同鸡肋一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但朔方终究还是我大汉疆土,如今能够收复,意义深远。”
曹操喜上眉梢,称赞道:
“不错,吕奉先能收复朔方,称得上英雄。”
“朝廷需要这样的无双将才,来保卫我大汉边疆。”
何进深以为然,重重地点了点头。
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忧虑。
他长叹一声,感慨道:
“如今大汉内忧外患,鲜卑等外敌侵扰不断,国内又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诸位身为大汉脊梁,必须一一根除祸患,挽天将倾!”
袁绍神情慷慨,义正辞严道:
“大将军,如今宦官当道,他们结党营私,祸乱朝纲,乃是我大汉的心腹大患。”
“若不铲除宦官,我大汉永无宁日。”
曹操眼中精芒一闪,拱手道:
“本初所言极是,宦官危害已久,应当尽早诛杀,以绝后患。”
“还望大将军早做决断。”
何进听了两人的话,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
宦官势力庞大,想要铲除并非易事。
若处理不当,很可能引发朝堂动荡。
何进在原地来回踱步,犹豫不决,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
袁绍面色凝重,眼中燃烧着怒火,嫉恶如仇道:
“大将军,如今朝堂之上,宦官不除,天下难安呐!”
何进不禁长叹一声,脸上满是无奈与感慨:
“本初啊,你所言极是。”
“可当下凉州、幽州的叛乱尚未平息,咱们实在不能轻举妄动。”
“虽说吕布英勇,铲除了没鹿回部、索头部。”
“但并州的局势,远未得到缓解。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更大的动荡。”
袁绍微微颔首,对何进的担忧表示理解。
何进负着双手,缓缓踱步,神色愈发凝重:
“我近来收到消息,并州西河郡白波谷有一支黄巾势力悄然崛起,且声势越来越浩大。”
袁绍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区区黄巾余孽,竟能有如此声势,难道还能威胁到并州不成?”
何进微微摇头,眼中闪过一丝对局势失控的忧虑:
“白波黄巾本身或许不足为惧,但与之相关的胡虏却不容乐观。”
袁绍神色一凛,追问道:“大将军,此话怎讲?”
何进眼神追忆,继续道:
“白波黄巾在西河郡活跃,休屠诸胡也在蠢蠢欲动。”
“一旦他们相互勾结,或者趁乱而起,并州必将陷入危机。”
袁绍倒吸一口凉气,脸上的忧虑更甚:
“白波黄巾本成不了什么大气候,可若与休屠诸胡搅和在一起,可就麻烦了。”
何进顿了顿,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无奈:
“大汉内忧外患,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我也束手无策。”
袁绍心中愤懑难平,忍不住断言道:
“宦官当政,大汉的灾患便永不会断绝!”
“他们把持朝政,结党营私,使得朝堂腐败不堪,政令不通。”
“百姓没了活路,肯定要起来造反。”
何进无奈地摇了摇头,苦笑道:
“陛下没有开口,我又能如何?身为臣子,我总不能擅自行动。”
“如今的大汉,可谓是有志难伸,万事难成!”
曹操目光深邃,神色沉稳:
“铲除宦官并非易事,稍有差池,便可能引发天下大乱。”
何进微微点头,端起酒杯,轻抿一口,道:
“孟德所言极是。来,今日且先不谈这些烦心事,咱们继续饮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