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我的意思是让蓝武或者增寿去。”
“他们如今正在组建南北镇抚司,而云南、贵州一线,未来会是南征安南的重要输粮路线。”
“让他们两个其中之一去那边坐镇,一来维持那边稳定,二来把镇抚司的探子插入到这一线的各个关口,甚至是把探子送到安南去,为未来的南征做准备。”
“爹,你觉得如何?”
朱元璋早就知道自己儿子一直在做南征安南的准备,而且根据蓝武提供的大明原本的历史,朱元璋觉得安南的确有征伐,彻底收服的必要。
特别是在如今大明已经确定要持续开放海贸,持续进行下西洋的情况下。
因为安南是一个长条形的国家,有着非常优良的海港,若是大明能拿下来,那便可以直接在安南沿海地区选择一到两个优良海港,建立水师。
水师一旦建立起来,那南洋若是出事,只需要几天时间,大明水师就可以赶到。
这对东南亚诸多部落和土民将会是一个极大的威慑。
而且还有一点,安南自古以来就是华夏的一部分,秦汉时被称作交趾,只不过后来中原王朝势弱,这才被一些小人窃取了过去。
如今大明国力逐渐强盛,自然是要拿回来的。
“徐家的势力已经足够大了。”
“徐增寿此子野心几乎就在脸上写着,这样的人,不可过多让他掌握权利,否则以后早晚要坏事儿。”
“让他老实呆在京城吧!”
“贵州的事情,让蓝武去。”朱元璋沉声开口道。
这还是老朱第一次在朱棣面前表达自己对徐家,特别是徐增寿的不满,朱棣闻言沉默片刻,最终沉重的点了点头。
他何尝不知这个隐患啊!
但他的王妃是徐家长女,虽然很明事理,但只要他这个徐家长女的身份存在,那徐家的影响力自然而然的就会增大。
特别是徐家本身还是大明第一公侯武勋,徐达当年更是在军中留下了无数遗泽给徐辉祖、徐增寿两兄弟。
两相叠加之下,让徐家的势力显得更加庞大。
“爹,关于徐家的事情……!”
朱棣脸上颇为为难开口。
不过他还没说完,就被朱元璋给打断了:“无妨!”
“徐增寿虽然喜欢上蹿下跳,但辉祖还是不错的,有他老爹当年的风范,有他在,徐家可为你之助力。”
“而且你是马背上的皇帝,自掌兵权,无论是徐家还是蓝武这小子,在你当皇帝的时候,都不可能有什么变数,反而会成为我大明最锋利的刀,最坚强的盾。”
“关键是你之后的高炽!”
“等你到了咱得岁数,他们以及他们后辈的表现才至关重要,你明白吗?”
朱元璋意味深长的看了朱棣一眼。
朱棣立马心领神会。
“儿子明白的!”
他郑重开口道。
“什么?”
“又让我出差?”
凉国公府。
接到陈锦亲自传过来的旨意之后,蓝武顿时就有些无语了。
他这下西洋刚刚回来,才享受了大半年时间,这就又要他干活了。
而且还是去贵州这种鸟不拉屎,遍地土司的地方。
“凉国公,您这……莫非看不懂陛下和燕王殿下的良苦用心吗?”
“贵州、云南一线乃是未来朝廷征伐安南的前线。”
“如今让您带着北镇抚司过去,就是让您去打前站的,未来若是真和安南开战,燕王必用你。”
“这可是正儿八经的军功啊!”
“这您还不愿意吗?”
“您不知道,在得知有这个机会的时候,高煦殿下跪在奉天殿暖阁门口三个时辰,就为了能得到这个机会。”
“即便如此,燕王殿下依然还是选择了您……。”
“那我可要好好谢谢殿下了!”
蓝武闻言,脸色不由一肃,赶忙面朝皇城方向,郑重的行了一礼。
等送走了陈锦,一直站在蓝武身后,充当蓝武贴身护卫的林楚楚不由就捂着嘴笑了起来。
“相公,你这表现的也太生硬了吧!
“生硬吗?”
“是那个意思就是了!”
蓝武无所谓的摆了摆手。
以他如今和老朱还有朱老四的关系,态度上是那个意思就行了,表现的太过郑重,甚至有时候还会适得其反。
他转头看向林楚楚,沉吟了一下道:“听说张定边张老爷子在湖广那边最近身体有些不太好了,我知道你想回去看看他,这次正好途径湖广,你收拾收拾,这次便随我一起南下吧,如何?”
张定边是他下西洋的时候回去的湖广。
当时他得了重病,生前最大的愿望就是想要落叶归根,当时蓝武和老朱都在海上没法回信,朱棣知道后就做主让他回去了。
如今张定边已经回去一年多了,而且身体越发不好,估计是撑不了多长时间了。
林楚楚闻言一愣,继而就忍不住眼圈一红,忙不迭代的点了点头。
张定边对她来说就像是亲爷爷一般,她的确是想要回去见他最后一面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