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阳府城中,百姓们小心翼翼地推开门户,看着街道上来回巡逻的神威军将士。
与想象中的大兵进城不同,这支军队纪律严明,秋毫无犯。甚至有几名老人摔倒,巡逻的士兵还会上前搀扶。
城南一处茶馆内,几名百姓正在低声议论。
"听说了吗?新来的辛大人下令,所有官员贪污的账册都要查,让咱们有冤情的都可以去府衙告状。"
"是啊,我二叔家就去告状了。前年他家地里的收成被知府强征了一半,如今总算有人替咱们做主了。"
"可是......"一名老者迟疑道,"这些大人来路不明,万一......"
话未说完,茶馆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百姓们探头望去,只见一队神威军将士护送着几车粮食,正在向贫民区驶去。
为首的正是辛弃疾。
他身着戎装,却不显杀气。下马时,还主动搀扶了一位老妇人。
"诸位父老乡亲,"辛弃疾声音洪亮,"这些粮食是从府库中搜出来的。本该发给百姓的赈灾粮,却被贪官们中饱私囊。今日,我等特地送来,还给乡亲们!"
百姓们面面相觑,有人小声道:"该不会要钱吧?"
"不必给钱,"辛弃疾正色道,"这本就是你们的粮食。我家殿下说了,要替天下百姓讨个公道。贪官污吏的罪行,一桩桩都要清算!"
说着,他从怀中取出一叠文书:"这是我们在府衙搜出的账册。上面清清楚楚记着,这些年他们是如何盘剥百姓的。待到公审之日,要让所有人都看看!"
茶馆内的老者听到这里,眼眶竟有些湿润。他颤巍巍地站起来,走到门外。
"大人,"老者拱手道,"老朽活了六十多年,还是头一次见到替百姓做主的官儿。"
辛弃疾连忙扶住老者:"老丈请起。我等此来,就是为了清君侧、济苍生。柳荀一党把持朝政,他们的门生在地方上为非作歹。今日,也该让他们付出代价了!"
"好!"不知是谁带头喊了一声,顿时响起阵阵叫好声。
辛弃疾见状,又道:"诸位若是有什么冤情,尽管去府衙告状。我已经派人专门记录。待到公审之日,一并清算!"
百姓们纷纷点头,有人已经红了眼眶。多少年了,他们第一次感受到了当官的竟然是在为民做主。
夜幕降临,辛弃疾回到府衙,提笔写下一封信,将今日的情况报告给苏寒。
"殿下,"他写道,"百姓们都说,您是天降的青天大老爷。这些年受的苦,终于有人替他们做主了......"
窗外,建阳府的街道上依旧灯火通明。巡逻的将士们依然尽职尽责,而百姓们的心里,却多了一份前所未有的希望。
这座城池,不仅要用武力拿下,更要用仁心守住。辛弃疾深知这个道理,而这,正是他们与那些贪官污吏最大的不同。
建阳府衙,灯火通明。
"辛将军,"杨再兴将一杯热茶推到辛弃疾面前,"春祥府的细作回报,守军已经得知我们拿下建阳府的消息,正在加紧防务。"
辛弃疾抿了口茶,目光落在桌上的地图:"春祥府虽然城高墙厚,但守军早已被贪腐侵蚀。他们的斗志,恐怕不比建阳府的守军强多少。"
"那就强攻?"杨再兴眼中战意涌动,"我带神武军从正面突破,辛将军率神威军从侧翼包抄。"
"不妥,"辛弃疾摇头,"春祥府的城墙比建阳府还要高三尺,若是强攻,必定会有伤亡。而且......"
"而且什么?"
"你忘了殿下的叮嘱?"辛弃疾压低声音,"我们是来替天下百姓讨公道的。若是攻城时伤了无辜百姓,岂不坏了殿下的大计?"
杨再兴沉默片刻:"那依辛将军之见?"
"你可知道,"辛弃疾指着地图上一处,"春祥府的粮仓在哪里?"
"在城外五里处。"杨再兴眼前一亮,"将军的意思是......"
"不错,"辛弃疾嘴角微扬,"我已经派人打探清楚,春祥府的粮草补给线就在这里。只要我们切断他们的粮道......"
"城中必乱!"杨再兴一拍桌子,"妙啊!"
正说着,外面传来一阵马蹄声。片刻后,一名亲卫快步走入:"启禀两位将军,殿下派人来报,他将亲自来建阳府主持公审!"
"什么?"两人同时站起。
亲卫递上书信:"殿下说了,要让天下人都看看,这些贪官污吏是如何鱼肉百姓的。他会带着虎贲亲卫,还有陈军师、典将军一同前来。"
辛弃疾和杨再兴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喜。殿下亲自来主持公审,这是要立威啊!
"传令下去,"辛弃疾沉声道,"全城戒严,加强巡逻。另外,把收集到的状纸和账册都整理好。"
"是!"
待亲卫退下,杨再兴问道:"那春祥府......"
"殿下既然要来,"辛弃疾眼中精光闪动,"我们就要在他到达之前,拿下春祥府!让这场公审,在两府百姓的见证下进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