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顿时争论不休,两派官员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支持王奎的官员们面色涨红,激动地挥舞着手臂,力陈孙源的优点;而站在贾诩这边的人也不甘示弱,言辞激烈地夸赞赵铭的才能。
整个朝堂乱作一团,争吵声此起彼伏。
林羽坐在龙椅上,眉头微皱,静静地看着这场争论。他的眼神深邃,让人捉摸不透。
片刻后,他抬手示意众人安静,声音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寡人已思虑周全,同意贾爱卿一派的提议,任命赵铭为吏部尚书。”
此言一出,朝堂瞬间安静下来。
王奎的脸色微微一变,眼中闪过一丝失落,但很快便恢复了平静,拱手道:“陛下圣明,臣遵旨。”
贾诩则面露得意之色,恭敬地谢恩:“陛下英明,赵铭定不会辜负陛下的信任。”
这场朝堂风波落下帷幕,新的权力格局悄然形成。在林羽的掌控下,朝堂在动荡之后,逐渐迈向新的秩序 。
夜幕像一块巨大的黑色绸缎,轻柔却又不容抗拒地覆盖了整座皇宫。静谧的夜里,一丝细微的动静打破了平静,一名狱卒匆匆穿过幽深的走廊,带来了段九渊求见林羽的消息。
林羽正坐在寝宫的案几前,烛火摇曳,将他的身影拉得忽长忽短。听闻消息,他的动作顿了一下,手中的笔缓缓搁下,目光望向窗外浓稠的夜色,陷入了短暂的沉思。往昔与段九渊共事的画面如走马灯般在他脑海中闪现,虽说如今立场对立,但到底也曾有过一段并肩的交情。
片刻后,林羽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袍,迈着沉稳的步伐,在侍卫的簇拥下朝着大牢走去。
踏入大牢,潮湿和腐臭的气息扑面而来,昏暗的光线中,只见段九渊身着囚服,头发凌乱地坐在角落里。
曾经意气风发的他,如今面容憔悴,眼神中满是疲惫与落寞。
“陛下……”段九渊沙哑着嗓子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悲凉。林羽静静地看着他,眼中的情绪复杂难辨,有昔日情谊的眷恋,也有对背叛的痛心。
两人就这么对视着,千言万语,都在这无声的目光中流转。
段九渊眼神空洞,脸上写满了绝望与无助。
他深知,家族已陷入绝境,希望牺牲自己,能为姐姐皇后和段氏家族换取一线生机。
段九渊拖着沉重的步伐,急切的走到牢房门口。他“扑通”一声跪地,挺直脊背,声音沙哑却坚定:“陛下,一切皆是我一人之错,与我姐姐和段氏家族其他人无关。我愿以死谢罪,只求陛下能网开一面,放过他们。” 他抬起头,眼中满是恳切与哀求。
林羽看着跪地的段九渊,眉头微皱,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有愤怒,有无奈,也有一丝不忍。他在心中权衡利弊,最终微微点头:“好,寡人答应你。”
对面监狱的皇后段氏听闻弟弟的决定,泪如雨下,她不顾仪态,匆匆赶到牢门前,“噗通”一声跪下,发丝凌乱,泪流满面:“陛下,求您看在往日的情分上,饶过九渊吧……”她泣不成声,身体不停地颤抖。
林羽看着曾经心爱的皇后,心中一阵刺痛,别过头去,沉声道:“寡人已答应段九渊,只处死他和其他参与之人,段氏家族资产充公,其余成员贬为庶人搭配边疆。至于你,便降为成妃,去冷宫反省吧。”
这场惊心动魄的政治风波,终于落下帷幕。盛乾国在经历了这场动荡后,渐渐恢复了往日的平静,而林羽也在这场风波中,更加稳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 。
翌日清晨,熹微的晨光透过雕花窗棂,洒落在金碧辉煌的朝堂之上。满朝文武身着朝服,整齐排列,神色间带着几分对未知事务的期待与好奇。
林羽端坐在龙椅之上,身姿挺拔,目光如炬,威严的气场在朝堂上缓缓散开。他微微抬手,声音沉稳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在大殿内悠悠回荡:“众爱卿,今日朕有一事要宣布。朕欲立姬瑶光为皇后,统领后宫诸事,诸位爱卿可有异议?”
此言一出,朝堂瞬间炸开了锅。官员们交头接耳,议论声此起彼伏。有的面露惊讶之色,小声与身旁同僚嘀咕;有的则微微皱眉,似乎在思索着什么;还有的已然露出了欣喜的笑容,似乎对这一决定早有预料。
“陛下,姬氏一族在朝中素有贤名,姬瑶光姑娘更是才貌双全,温柔贤淑,立她为后,实乃后宫之福,也是我朝之幸啊!”一位年迈的大臣率先站出来,拱手高声说道,脸上满是真诚的赞许。
“是啊是啊,臣附议!姬姑娘品性纯良,定能将后宫管理得井井有条,为陛下分忧。”又有几位大臣纷纷附和,声音此起彼伏。
当然,也有少数人面露犹豫之色,小声表达着自己的担忧:“这……虽说姬瑶光姑娘确实不错,可立后毕竟是大事,是不是还需再斟酌斟酌?”
但这些微弱的声音很快便被支持的声浪所淹没。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朝堂之上最终达成了一致。众人纷纷跪地,高呼:“陛下圣明,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