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士兵们从睡梦中惊醒,慌乱地从营帐中奔出,有的甚至衣衫不整,兵器都拿不稳。他们睡眼惺忪,满脸惊恐,面对盛乾军队如狂风暴雨般的凌厉攻势,根本来不及组织有效的抵抗。
“这到底怎么回事?盛乾怎么毫无征兆地打过来了!”赵国守将赵勇在营帐中手忙脚乱地穿戴铠甲,一边大声咆哮着,“快,快组织兵力反击!”他的声音因愤怒和惊慌而变得沙哑,额头布满了汗珠,可一切都已为时已晚。
钟离赫的部队仿若一把锋利无比的利刃,在赵国的防线中肆意穿梭,迅速撕开一道道口子。
战场上,赵国士兵们如同惊弓之鸟,四处逃窜,哭喊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绝望的悲歌。
一个年轻的赵国士兵,惊恐地躲在角落里,身体不受控制地颤抖着,他的眼中满是恐惧与绝望,嘴里喃喃自语:“我不想死,我还想回家……”话还没说完,一支冷箭如流星般划过,直直穿透了他的胸膛。
他的身体缓缓倒下,鲜血在冰冷的土地上蔓延开来,洇出一片触目惊心的殷红。
仅仅一天,代城和新城便相继沦陷。钟离赫站在新城的城墙上,寒风呼啸着吹过他坚毅的面庞,他望着北方楼烦和林胡的方向,神色凝重如铅。
他心里明白,虽然此刻取得了胜利,但周边的威胁依旧如影随形,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不容有丝毫懈怠。
“将军,咱们接下来该如何是好?”一位偏将走上前,神色关切地问道。
钟离赫沉思片刻,目光坚定地说道:“即刻加强城防,派精锐斥候密切关注楼烦和林胡的一举一动。同时,分出一部分兵力,日夜监视仇由城的赵国军队,绝不能让他们有机会卷土重来。”钟离赫的声音沉稳有力,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在中山国的战场上,两日两夜的鏖战,杀声震得天地都似在颤抖,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硝烟与血腥。
孙飞率领的盛乾部队,如钢铁洪流般锐不可当,冲破了中人城和顾城的防线,将灵寿城围得水泄不通。
灵寿城内,中山国士兵们望着城外那密密麻麻、如汹涌潮水般的盛乾军队,只觉希望如风中残烛般微弱。
他们聚在一起交头接耳,眼神里满是恐惧与迷茫,仿佛被死亡的阴影彻底笼罩,末日的阴霾沉沉压顶。
“难道我们中山国就要这样灭亡了吗?”中山国国君瘫坐在王座上,面色惨白如纸,空洞的眼神里透着无尽悲凉,声音也仿佛被抽去了力气,带着绝望的回响。
整个大殿内,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往日的威严与荣光,此刻都被恐惧和绝望所取代。
孙飞站在阵前,望着灵寿城那高大厚重的城墙,心中感慨万千。
他见过太多战争的残酷,每一次攻城,都是一场生灵涂炭的浩劫,无数鲜活的生命会消逝在刀光剑影之下。
不到万不得已,他实在不愿轻易发动进攻。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派出使者进城劝降,给中山国一个避免生灵涂炭的机会。
使者踏入中山国朝堂,大殿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国君,盛乾军队势不可挡,我们根本无力抗衡。”一位大臣“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声泪俱下,苦苦哀求,“为了满城百姓,为了中山国的血脉延续,投降吧。”
这位大臣满脸悲戚与无奈,声音颤抖,仿佛在哀求着最后的希望,每一个字都带着沉痛的分量。
此言一出,朝堂瞬间炸开了锅。
主战派的将领猛地抽出佩剑,“噌”的一声,剑刃寒光闪烁,他将剑狠狠插在地上,怒目圆睁,大声吼道:“我等将士,怎能不战而降?即便战死,也要马革裹尸,扞卫中山国尊严!”
他的脸上写满了不甘与愤怒,身体因激动而微微颤抖,手中的剑柄被握得发白。
主和派的官员则上前一步,拱手说道:“将军,如今敌众我寡,若执意抵抗,不过是徒增伤亡,百姓也将生灵涂炭。投降或许还有一线生机,能保全国人。”他神色恳切,眉头紧皱,眼中满是忧虑。
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争吵声此起彼伏,激烈的争论让大殿内的气氛剑拔弩张。
有人义愤填膺,拍案而起;有人掩面而泣,悲叹命运。中山国国君坐在王座上,看着眼前这混乱的一幕,心中痛苦纠结,犹如被千万根针扎刺。
最终,中山国国君长叹一声,像是被抽去了脊梁,缓缓点头:“罢了罢了,为了百姓,投降吧。”
这一声叹息,饱含着无尽的无奈与心酸,一个国家的命运,在此刻被改写。
于是,双方约定在灵寿城外举行会谈。会谈当日,天空阴沉沉的,仿佛也在为这场改变中山国命运的谈判而哀伤。
孙飞端坐在营帐中,神色冷峻,不怒自威。中山国的代表们走进营帐,神色忐忑,脚步沉重。
“我们希望能保留一定的自主权,延续中山国的社稷。”中山国代表小心翼翼地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期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