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好友李明来找苏睿,看到他正捧着一本古籍,一脸痴迷的样子,不禁笑道:“苏睿,你又在研究什么宝贝呢?”
苏睿兴奋地抬起头,把古籍递到李明面前,说道:“李明,你快看看,我在这儿发现了一本不得了的书!里面记载的这些机械构造和力学原理,太震撼了!”
李明接过古籍,随意翻了几页,一脸疑惑:“这都是些什么呀,我怎么看不太懂。这对咱们考科举有什么用吗?”
苏睿摆摆手,认真地说:“这可不是为了考科举,格物之学能让我们了解世间万物的原理,多有意思啊!你看这个机械构造,要是能造出来,说不定能帮百姓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呢。”
李明挠挠头:“我还是不太明白,不过看你这么着迷,这书肯定不简单。”
苏睿也不介意,拿回古籍,说道:“等我研究明白了,再给你详细讲。我得赶紧回去好好研读,说不定能从里面找到新的灵感。”
从那以后,苏睿整日废寝忘食地研读这本古籍,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去请教学宫里的先生。在他的努力下,逐渐揭开了那些古老知识的神秘面纱,在格物之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
苏睿满怀热忱与决心,紧紧依循着那本古老典籍中晦涩却珍贵的记载,全身心地投入到一场充满挑战的探索之旅中——尝试制造一种前所未有的、能够巧妙利用水力从而实现自动灌溉农田的奇妙器械。
阳光透过工坊破旧的窗户,洒在满是木屑和工具的地面上。苏睿站在工坊中央,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对着围在身边的同窗好友们大声说道:“兄弟们,咱们发现的这些古老机械原理太了不起了,要是能把它们变成实实在在的器械,肯定能帮到很多人!愿意跟我一起干的,就站出来!”
话音刚落,性格爽朗的赵阳就跳了出来,双手一拍:“苏睿,我肯定跟着你!我早就盼着能捣鼓些新奇玩意儿了!”
一向沉稳的周宇推了推眼镜,也点头道:“我觉得这事儿靠谱,算我一个。”
其他同窗也纷纷响应,不一会儿,一支充满热情的小团队就组建起来了。
苏睿展开从古籍上临摹下来的草图,指着上面的线条说:“这是咱们要造的水力器械,它能利用水流带动叶片,从而完成各种工作。现在,咱们先把设计思路理一理。”
大家围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李华皱着眉头说:“这叶片的形状和角度很关键,要是设计不好,水流的力量就没法充分利用。”
赵阳挠挠头:“可咱们就这么点资料,咋确定最合适的形状和角度啊?”
苏睿沉思片刻,说:“先按古籍上的大概轮廓来,边做边调整。走,咱们选材去!”
选材的过程并不轻松。在木材市场,苏睿拿起一块木板,仔细查看纹理,问老板:“这木材够结实吗?我们要做重要的器械。”
老板拍着胸脯保证:“放心,这木材绝对没问题!”
可回去一试,木材太软,根本承受不了器械运转的力量。周宇有些沮丧:“这下麻烦了,白跑一趟。”
苏睿却笑着安慰:“别灰心,这也是经验。下次咱们就知道该怎么选了。”
终于开始组装了,可零件之间总是对不上,大家手忙脚乱,满头大汗。赵阳气得直跺脚:“怎么回事啊,怎么老是装不好!”
苏睿深吸一口气:“别急,慢慢找问题。肯定能解决的。”
经过反复检查,他们发现是零件尺寸有偏差。于是,又重新打磨、调整。
调试的时候,问题还是不断。水流通道太窄,水流不畅;叶片角度不对,动力不足。但每一次失败,大家都围在一起分析原因,重新设计方案。
赵阳有些疲惫地说:“这也太难了,咱们能成功吗?”
苏睿拍了拍他的肩膀:“咱们都走到这一步了,放弃多可惜。每失败一次,就离成功近一步。兄弟们,加油!”
在苏睿的鼓励下,大家咬紧牙关,继续埋头苦干,一心期待着成功的那一天 。
在那个简陋却承载着无数希望的工坊外,阳光格外灿烂,可工坊内的气氛却紧张得让人窒息。苏睿和他的伙伴们围在初代水力翻车旁,眼睛死死地盯着这个凝聚了他们无数心血的“大家伙”,每个人的手心都满是汗水。
苏睿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可声音还是忍不住微微颤抖:“兄弟们,咱们这么久的努力,就看这一刻了。”
赵阳紧张地搓着手,嘟囔道:“老天爷保佑,可一定得成功啊,我这心都快跳出来了。”
周宇推了推眼镜,试图让自己看起来沉稳些,可微微颤抖的手指还是暴露了他的紧张:“放心,咱们做了这么多次改进,肯定没问题的。”
随着苏睿一声令下:“开闸!”湍急的水流汹涌奔腾而来,狠狠地冲击着翻车那精心设计的叶片。一开始,翻车只是微微晃动了一下,众人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