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兄弟姐妹们啊,咱们这次出去,那可不得了,身上担着陛下的厚望呢,这可关系到万千流民的小命儿,大家都给我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务必尽心尽力啊!谁要是敢偷懒,我可饶不了他!”
贾诩站在那儿,眼睛瞪得像铜铃,威风凛凛地扫视着这群即将出发的差役,那声音洪亮得就跟敲锣似的,带着一股让人不敢反驳的劲儿。
这群差役也被贾诩这气场给镇住了,像一群听话的小绵羊,纷纷点头应诺,然后撒腿就跑,没一会儿就没影了。
没过多久,在各地那些人来人往的繁华要道和流民扎堆的地方,一顶顶简易得不能再简易的粥棚就像变魔术似的冒了出来,虽说看着不咋地,但在流民眼里,那可就是救命的稻草啊。
大清早,太阳公公还没完全睡醒,那第一缕阳光懒洋洋地洒下来,连夜里的凉气都还没赶跑呢,粥棚前就已经排起了老长的队伍,弯弯曲曲的,跟条巨龙似的。
妇孺老幼们站在那儿,眼睛瞪得大大的,死死地盯着粥桶,那眼神里满满的都是对活下去的渴望,就盼着能喝上一口热乎的粥。
贾诩也没闲着,时不时就跑去粥棚瞅瞅,一看到那些瘦得跟皮包骨头似的手伸向粥桶,他这心里就像被猫抓了一样,难受得很,也更加坚定了他要把救灾这事儿干到底的决心。
“大家都别急,慢慢来,人人都有份儿,保证都能喝到粥!”
贾诩一边说着,一边亲自给几个走路都颤颤巍巍的老人递上米粥,那语气轻柔得就像春风拂面,让人感觉心里暖烘烘的,仿佛这灾荒带来的寒气一下子就被驱散了。
与此同时,贾诩也没闲着,他到处去找那些粮商、布商还有药商,跟他们软磨硬泡,就像个执着的小商贩似的。
他心里清楚得很,光靠朝廷那点可怜巴巴的库存,根本就是杯水车薪,必须得把民间这些大佬的力量发动起来。
“各位老板们啊,你们看看现在这国家都乱成啥样了,国难当头啊!要是你们能大方地捐点东西,帮朝廷一把,等以后日子好过了,朝廷肯定不会忘了你们的大恩大德,到时候一定涌泉相报!说不定还能给你们发个大红花,让你们风光风光呢!”贾诩说得那叫一个情真意切,眼眶都微微泛红了,就差没给这些商人跪下了。
还别说,在他的一番劝说下,不少还有点良心的商人被打动了,纷纷慷慨解囊,捐出了一堆粮食、衣物和药品。
这些物资就像及时雨一样,被迅速运到了各地的流民安置点。
在那儿,一间间简易的木屋也搭了起来,虽然看着挺简陋的,风一吹感觉都要散架似的,但好歹也能给流民们遮遮风挡挡雨,让他们有个落脚的地方。
贾诩那可是一点儿都不马虎,亲自盯着物资的发放,就像个严厉的管家婆。
“这些衣物先给老人和孩子穿,他们身子弱,可别冻着了。药品一定要保管好,谁要是乱动,我就跟谁急!要根据大家的需要来发,可不能瞎发!”
他一遍又一遍地叮嘱着负责发放物资的人员,眼睛瞪得大大的,那眼神里满满的都是关切和谨慎,就怕出一点差错。
不过,贾诩心里也明白,这灾荒背后,那些官员的贪污腐败就像一个个隐藏在暗处的老鼠洞,要是不把这些洞给堵上,这救灾工作就永远干不好,国家也迟早得完蛋。
于是,他偷偷摸摸地挑了几个平时看着就老实巴交、脑子又好使的心腹,这些人可都是他平日里精心培养的,就跟呵护小树苗似的,对他们的品性那是了如指掌,绝对是他的得力助手。
“这次的任务可不简单,又难又危险,你们出去以后都给我小心着点儿,要是发现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哪怕是一根头发丝儿,都赶紧回来告诉我,千万别打草惊蛇,要是坏了事儿,我可拿你们是问!”
贾诩一脸严肃地看着心腹们,那表情就跟要上战场似的。
心腹们领了命,就像一群幽灵似的,悄悄地潜入各地官府的各个角落,从赈灾款项的账目明细到物资的发放记录,每一个字、每一个数字都不放过,眼睛瞪得像探照灯一样。
有一天,一个心腹急急忙忙地跑回来,脸色有点发白,神色慌张地跟贾诩报告:“大人,不好了!属下发现沧州知府那家伙在赈灾粮食的发放上搞了不少小动作。他虚报灾民人数,把大量的粮食偷偷藏起来,运到自己的秘密仓库里了,还和当地的一些富商勾结,伪造账目,想蒙混过关,简直太坏了!”
贾诩一听,眼睛里闪过一道光,就像夜里的狼看到了猎物一样,心里想着:“这家伙,在这灾年还敢这么放肆,简直就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不可饶恕!”
不过,他脸上还是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只是微微点了点头,说道:“干得不错,继续查,把证据都给我找齐了,咱们一定要把这些贪官污吏一网打尽,让他们知道知道厉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