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疗程:内服药物连续服用10天为一个疗程,可根据疮面愈合情况服用2-3个疗程;外敷药物可根据疮面恢复情况使用。
(十)治疗贫血
- 方法:当归10g,熟地15g,阿胶10g(烊化),红枣10枚,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 疗程:连续服用1个月为一个疗程,可根据贫血改善情况服用2-3个疗程。
七、可否食疗配伍与禁忌
(一)食疗配伍
当归是一种常用的食疗药材,可与多种食材搭配,制作出美味又养生的食疗方。
- 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20g,生姜30g,羊肉500g。将羊肉切块,焯水去腥;当归洗净,用清水浸软,切片;生姜切片。将三者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水,大火煮沸后小火炖至羊肉熟烂,加适量盐调味。此汤具有温中补血、调经散寒的功效,适合气血不足、月经不调、痛经等人群食用。
- 当归黄芪乌鸡汤:当归15g,黄芪30g,乌鸡1只。乌鸡处理干净,切块;当归、黄芪洗净。把所有材料放入炖盅,加适量水,隔水炖煮2小时左右,加盐调味。能补气养血,提高机体免疫力,适合体质虚弱、气血两虚者食用。
- 当归红枣粥:当归10g,红枣10枚,粳米100g,红糖适量。当归煎取药汁,红枣去核,粳米洗净。将粳米、红枣放入锅中,加药汁和适量水,煮至粥熟,加红糖调味。有养血调经、健脾益胃的作用,适用于血虚所致的面色萎黄、月经不调等人群。
(二)禁忌
- 湿盛中满、大便溏泻者忌用:当归性甘润,容易助湿生满,加重湿盛中满的症状,导致腹胀、便溏等症状加重。因此,这类人群应避免使用当归。
- 热盛出血者忌用:当归具有活血的作用,热盛出血者本身体内有热,血液妄行,使用当归后可能会加重出血症状,不利于病情的控制。
- 孕妇慎用:当归具有一定的活血作用,孕妇在怀孕期间使用不当可能会引起胎动不安,甚至导致流产。因此,孕妇如需使用当归,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使用。
八、炮制方法及剂量使用
(一)炮制方法
- 净制:取当归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晒干或低温干燥。
- 酒炙:取当归片,加入定量黄酒拌匀,稍闷润,待酒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深黄色,取出晾凉。每100kg当归片,用黄酒10kg。酒炙后的当归增强了活血通经的作用,适用于瘀血阻滞较重的病症。
- 土炒:将灶心土粉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灵活状态,投入当归片,炒至当归片上粘满细土时取出,筛去土,放凉。每100kg当归片,用灶心土粉30kg。土炒当归可增强入脾补血的作用,又能缓和油润而不致滑肠,适用于血虚便溏、腹中时痛的患者。
当归的剂量使用需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及配伍药材等因素灵活调整,合理的剂量能够确保药效的发挥,同时最大程度减少不良反应。以下为你详细介绍不同场景下当归的剂量使用建议:
1. 日常养生
- 茶饮:若用当归日常泡茶养生,旨在通过温和的调理达到养血、美容等效果,剂量不宜过大,一般每次取2 - 3克即可。比如将2克当归切片,与适量玫瑰花、红枣一同用开水冲泡,闷泡10 - 15分钟后饮用,能起到养血调经、美容养颜的作用。每天饮用1 - 2次,长期坚持有助于改善气血状态,使面色更加红润。
- 食疗:在食疗中,当归的用量通常在5 - 10克。例如制作当归黄芪乌鸡汤,用5克当归搭配10克黄芪,再加入一只处理好的乌鸡,一起炖煮2 - 3小时,可起到补气养血、提高免疫力的作用。这道汤适合每周食用1 - 2次,尤其适合体质较弱、气血不足的人群。又如制作当归生姜羊肉汤,用8克当归、15克生姜和500克羊肉炖煮,具有温中补血、调经散寒的功效,适合女性在经期前后或冬季食用,每月食用2 - 3次为宜。
2. 疾病治疗
- 轻症调理:对于一些病情较轻的血虚症状,如轻度的面色萎黄、头晕目眩等,当归的用量一般在6 - 9克。以当归补血汤为例,若用于调理轻症血虚,可使用黄芪30克,当归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能有效补气生血,改善血虚症状,通常服用1 - 2周可见一定效果。
- 中度病症:在治疗月经不调、痛经等中度病症时,当归的用量一般在9 - 12克。例如,治疗痛经时,用当归10克,川芎10克,延胡索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在月经前3 - 5天开始服用,连服5 - 7天,连续服用3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能起到活血调经、止痛的作用。治疗产后恶露不尽,可用当归12克,桃仁10克,炮姜6克,益母草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连续服用5 - 7天为一个疗程,可促进恶露排出,帮助子宫恢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