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九没理他,转身又叫来三个,最小的一个只有六七岁的样子,不用问,这些都是他们老燕家的。
“这位哥哥说了,平安大街上新来了一对胸口碎大石的兄弟,回头咱们一起去看吧。”
“好啊好啊,一起去!”
赵时晴好羡慕啊,燕家的小孩看上去都挺好打交道的,大家一起玩,一起闹,多开心啊,姐姐也会喜欢的吧。
萧真回来时,便看到赵时晴像个孩子王一样,身边围了一堆比她还要小的小孩,虽然压低了声音,却还是眉飞色舞。
萧真笑着摇摇头,真是个孩子。
赵时晴已经和这群小屁孩约好,到时一起去看胸口碎大石。
正在这时,又有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孩跑了过来,冲着燕九说道:“燕老九,燕老九,你过来,我和你说点事。”
燕九走过去,燕十一小声告诉赵时晴:“那是福王爷的孙儿赵廷珞,他和九哥最要好了。”
福王爷是太上皇的兄弟,他的孙儿和赵廷晗同辈,也是廷字辈的。
片刻之后,燕九回来,煞有介事地四下看看,对赵时晴连同几个兄弟说道:“刚刚赵廷珞告诉我,他看到太子爷骂四爷了,你们可千万不要说出去啊,这是秘密,绝密!”
大家一起郑重点头,表示保证不会告诉别人。
一转身,赵时晴看到萧真回来了,便对众小孩说道:“我大哥来了,我去找我大哥,回头咱们再聊。”
燕十一也道:“我也去找我大哥。”
太子爷骂四爷,这么大的事,他要告诉大哥。
赵时晴走到萧真面前,小声说道:“刚刚太子骂四皇子了,还是因为上次通安的事吧。”
萧真低声说道:“嗯,皇上之所以让四皇子进宫,是因为今天要给他相看皇子妃。”
赵时晴心道,完了,这个世界又要多出一堆鹰钩鼻了。
这时,几名内侍匆匆走来:“吉时已到,各位该入席了。”
......
又用了小半个时辰,萧真和赵时晴终于落座,在皇帝、太子以及各位皇子到场之后,宫筵终于开始了。
只是没过多久,赵时晴就兴趣全无。
都是中规中矩的歌舞,虽然乐好、歌好,舞也好,可对于在王府长大的赵时晴来说,真的是毫无新意。
她压低声音问道:“为何没有杂耍?”
每逢年节,梁王府的筵席上都会有杂耍表演,大家最喜欢看的也是这杂耍,比如有人的头和肩膀上各顶着二十只碗,却还能从嘴里吹出一朵朵花,还比如有人能变出几十只鸽子,还能给王府的公子小姐们变出好玩的灯笼。
每次拿到赏银最多的,也是杂耍班子。
可是今天赵时晴等了好久,也没有等到杂耍表演。
见她问这个,萧真的声音压得极低:“防止有刺客混进杂耍班子里。”
赵时晴懂了,所有的规矩背后都会有一个故事,这说明以前确实有过刺客混进杂耍班子行刺皇帝。
怎么没把他给刺死呢?
赵时晴很遗憾,正要再问,便听到一名内侍说道:“太子和几位皇子来了,诸位见礼吧。”
说是见礼,但现在是在宫筵上,场地不允许,因此,大家也只是起身,向太子和众皇子弯腰抱拳。
赵时晴弓着身子,眼珠子瞟向走过来的众人,被众星捧月般走在最前面的人,是一个二十四五岁的青年,皮肤很白,秀气的五官,却有一个鼻钩鼻,让他的气质更显阴柔。
这位想来就是那位占着嫡长,却不受皇帝喜爱的太子了。
太子身后还有大大小小几位皇子,除了赵时晴今天见过的三四五,还有几个没有见过,其中还有一个七八岁的。
众人给几位殿下见了礼,太子客气地说了几句,无非就是中秋佳节的吉祥话,接过内侍捧上来的酒,象征性地抿了一口,众人纷纷谢恩,太子便带着弟弟们往下一桌去了。
太子和皇子们走了,众人终于松了口气,还好刚刚没有打嗝没有咳嗽也没有放屁。
赵时晴问萧真:“现在可以动筷了吗?”
虽然是吃了月饼才来的,可是聊天也是一件辛苦活,她现在已经饿了。
萧真:“再等等。”
赵时晴......
终于,内侍示意大家可以开吃了,另有内侍给大家布菜,众人举箸吃了一口,便盛赞菜肴精美,然后,便真正的可以吃了。
赵时晴所在的这一桌上没有当官的,规矩少一些,不过赵时晴还是没能吃饱。
其间赵时晴看到了燕九和福王府的赵廷珞,这两个四处乱钻,一看就是参加过不知多少次宫筵了,两人钻到赵时晴身边,小声说道:“太子喝多了,被扶着去歇息了,皇上可不高兴了,嘻嘻。”
赵时晴好奇:“你们连这都能看到?”
燕九一指赵廷珞:“是他看到的。”
赵廷珞得意洋洋:“小爷手眼通天,就没我看不到的。”
赵时晴嘴角抽抽,小家伙你用错成语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