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一开口就是第一卷要印六万册。这下可把李根寿吓得不轻。
两人的意见不统一就都找到了富贵。
“富贵这可是六万册”。
“李老三你担心的不错,但你可知道王家的《千年等一回》刊印了多少册”?
“另外你可知道市面上仿印本数量有多少册”?
钱海清忙说道:
“是啊光我知道的,钱塘府的西海书切就仿印了三万册,就更别说其他府城了”。
“林林总总加起来不少于十万这个数”。
“只不过市面上的仿印本可卖不到王家的二两银子一本这个价”。
“但是也卖到一两半一本,可就这样也让仿印的书坊赚得盆满钵满”。
“李老三睁开你的眼睛好好看看你也好好听听”。
“钱海清我看你这第一卷六万册还是印少了”。
“这一次我们可不是局限于一个府一个县。这话本还要送到京城巴州等地”。
“依我看打底十万册起吧”。
“李老三我们家的作坊该不是个绣花枕头吧”!
“你这作坊据我所知公子可投了不少银子进去”。
“我要向家里要点银子,馨儿妹子还抠抠搜搜的,只有给了你之后轮到了我也就剩下了仨瓜俩枣的”。
“你可别说你李老三印不出来啊”。
“这纸也是我们家自己做的,这墨也是我们自己家做的”。
“还有你那作坊里头大大小小加起来可两百两三百号人呢”?
“富贵你埋汰谁呢?别说十万册打底起印,就是翻上十倍的量我李根寿也含糊”。
李根寿被富贵的毒舌呛的瞪着眼梗着脖子。
“那你拗个什么劲儿?售卖的事你就别掺和了”。
“你你你……我我我……”。
“别你、我,他的干好你的活别出了错”。
“否则就是公子不说你,馨儿妹子也饶不了你”。
“这可是她写的话本子,李老三你可得好好掂量掂量”。
李根寿闻言梗着的脖子瞬间泄了气。
这两位他是一个说不过,另一位根本不敢惹。
他还真怕小馨儿回头找他算账。
那小姑奶奶张口闭口的都是数字,再糊涂的账她都能三言两语算的清清楚楚。
林泽祖听着钱海清絮絮叨叨的说着书坊的事。
书坊具体的事他也没有问过只是交待了个大方向。
交代过小馨儿传话给富贵他们。
这次话本子要先运往各州府,凡是自家船能到一个也不放过。
而且要做到同时发售,不给别的书坊仿印的机会。
这里的曲折钱海清要是不说他真还不知道。
钱海清主打的就是事无巨细说个不停。
林泽祖边喝茶边听的津津有味。
就李根寿那驴脾气也就富贵能降得住他。
李根寿被派了任务不敢马虎。
因此村码头的作坊也开足了马力连轴转。
这活字印刷的优势也就凸显出来了。
李根寿把活撵的紧《杨家将》一共五卷。
这第一卷打底刊印十万册,顺理成章的第二卷到第五卷打底也是十万册。
李根寿把王山找来两个人一合计整个作坊都运转了起来。
王山看了这《杨家将》又是临江仙写话本子后,还唠叨着说李根寿,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十万册还是刊印少了。
“李掌柜作坊里怎么也得预备些存货啊”。
“王山这可不是小事你拿的准”。
王山眨毛一双小眼笑呵呵的道:
“李掌柜要说别的小老儿不在行,但是若论这买卖小老儿还是懂的”。
“如今在吴国临江仙凭着《千年等一回》闯出了个诺大的名头”。
“别的不说就光冲着他临江仙这三个字就不会少卖了”。
“而且这《杨家将》可不同于《千年等一回》。
“这可讲的是精忠报国的事,这里面的故事可比那《千年等一回》要精彩的多了,谁看了不上瘾”
“李掌柜这绝对是门好生意你就等瞧好吧”。
此时的李根寿已经没有了抬杠的信心。
“那就加印二万册库存着”?
“我想也得这个数,这个搞售卖的也是个行家里手,每个州府都铺开了那还得了”。
“李掌柜有这二万册兜着底,即便以后他们要的急,作坊里这么多人也能转的开不至于到时候手忙脚乱”。
钱海清的口才也甚是了得。就书房里这些平常的事经过他的嘴说了出来倒是精彩纷呈。
“海清掌柜接下来你可有想过怎么做?我想听听你的想法”。
“公子我想趁着《杨家将》话本子的热度,北上把书坊开到京城,往东开到钱塘府”。
钱海清说完喝了口茶,心中有些忐忑不安,担心自己是不是太冒进了?
这淮南府刚落了听,又折腾着去开铺子公子会答应吗?
林泽祖听着也没什么表示接着问道:
“可有什么难处”?
钱海清看不到林泽祖脸面上的变化,便硬着头皮接着说道。
“李根寿掌柜作坊里刊印出的经史子集我们的坊本无论是从纸张到规格都比市面上其他书坊的坊本要好”。
“就算是王家也比不了我们家的坊本”。
“毛笔和砚台这两大项是从钱塘府西海书坊进的货”。
“因为我们汗青书坊的量大,所以价钱也优惠”。
“若按正常价售出有一倍以上的利”。
喜欢刚穿越没了爹能科举不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刚穿越没了爹能科举不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