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呦,这怎么买这么多。”
路上一大爷看着邻居提着大袋小袋的,“家里有事儿啊?”
“有啥事儿啊,啥事儿没有。”
大爷停下脚步,“门口小菜店,今天明天做活动呢。”
“嗯?做啥活动?”
这不年不节的,怎么做活动了。
门口小菜店倒是经常做活动,他们也都习惯了。
但是小于那做活动一般都是赶着过年过节的,这会儿没啥节日吧?
“这不是香港回归么,人家今天有特价,艾玛,你赶紧去吧,来买东西的人乌央乌央的。”
是不是?
“我瞧瞧去。”
小菜店里头那些人,挤得不行,好在都是邻里邻居的,倒也没啥。
万福居这边也是,同步进行了活动。
大夏天的,瓜果桃李的都下来了,石头他们开着车进山拉水果,有什么要什么,蔬菜也是,这两天都打折。
这一波操作,整得附近几个小区的人都来买,备的货直接不够用的。
二嫂一看这不行啊,赶紧上隔壁小卖店打电话,催着二喜送菜。
石头不在家,没法子,强子开着车往万福居送货。
“芳芳,赶紧帮着我卸车。”
一筐一筐的菜和水果搬下来,买菜的人就看着,“别说,还真是挺新鲜。”
“你知道啥,人家老板家,就开着大棚呢,这都是自己家的菜,要不能卖的这么便宜?”
这倒是。
他们家卖的菜,有时候比早市上还便宜呢!
于玲跟芳芳忙了两天,这两天买菜的人特别多。
她原本以为,过了这两天,买菜的人会少一点,嘿,一点没少,反而比起之前还能多些。
万福居附近的人,也有跑来买菜的。
日子不紧不慢的过着,小菜店的买卖照旧很红火。
这天卖了个早高峰,赵慧芳正在那歇歇呢,就看赵老太太进来了。
“小赵啊。”
“哎,李大妈,你要点啥?”
“那什么,我找你有事儿。你看隔壁我那屋,咋样?”
“挺好的。”
李老太太笑眯眯的,“我这房子打算卖了,这不是想着你开店,先来问问你。”
赵慧芳愣了一下,她笑眯眯的跟老太太打太极。
“老太太,这房子我倒是想要,但是这事儿我做不了主,我得回去跟家里人商量商量。”
“行,你回去商量吧。”
谁家买房子也不能嘎嘣脆的就当面定了不是。
“大妈,这房子你是要卖呗?你卖多少钱呢?”
“我不跟你要谎,你要就是一万三。”
赵慧芳在这干了半年多,心眼比起在村里的时候多了不少,“行,我回去商量商量,再给你答复。”
看着李老太太走了,她想了想,先是跑隔壁小卖店跟人老板娘唠了会儿嗑。
“大姐,刚才我们店隔壁那家第五老太太来了,她要卖房子呢,你知道不?”
赵慧芳侧着身趴在玻璃柜台上跟大姐八卦。
“你知道她卖多少不?”
“卖多钱?”
赵慧芳神神秘秘,压低声音,举着手指笔画:“一万三,她跟我要一万三。你说这个价贵不贵啊?”
大姐撇撇嘴,“高了,就这房子,他买的时候才八千多,那会儿多便宜?”
“再说了,咱这的门脸房,这会儿一万块多些,多个一千两千的正常,再多就高了。”她在这住了多少年了,这房子不算新房子,一般都是这个价。
但是李老太太明显要得高了。
“我跟你说,她家急着卖房子呢。”
赵慧芳一听,赶紧问:“咋的了?急着卖?”
谁家有个房子都留着,这怎么也是一大笔钱呢!
“她小儿子结婚,人家在外地买房子,家里这人家就不能回来。”
这事儿院里人都知道。
“就她家这个门脸房,当时可便宜了,我给你说,你回去跟玲儿好好说说,要是买下来,你们这个店还能再大点。”
她想想,“其实叫我说,她那个房子讲讲价,要是合适,买了还真挺好。”
这事儿赵慧芳定不了,她把该打听的打听了一下,心里可有了数。
下班回来她直接去了大院。
“玲儿,这是今天的营业额。”
她这会儿也是说营业额。
于玲说她就是小菜店店长,让她有时间跟着大曼学学计算算账的。
别等着人家政府下来收钱收税的,她算不明白账。
“行,放那吧。”
赵慧芳没走,她坐那跟于玲提起今天的事儿。
“二嫂,你说老李太太特意来店里头找你说的?”
“嗯,半上午十点来钟那会儿,人也少点,她就来了。我以为买菜呢,结果跟我说要卖房子,问我买不买。我说我做不了主,得回来商量商量。”
小菜店确实太小了,小的现在的营业额都不算多。要是扩一下,真的行。
“她要多少?”
“一万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