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阵阵,天越来越热了。院子里的低温棚照旧抽了塑料纸放起来,高温棚的只是从地下拉开风口,其他的倒是没怎么动。
露天地还有棚里的菜长得一片片的,看着就喜人。
“妈妈,老师说要开会。”
于玲正在捞面条。
老太太特意做的菠菜汁面条。
地里的老菠菜了,没什么嫩叶子,吃起来味道也不好了,留着除了打种子,就是为了喂鸡。
这嫩一点的叶子老太太榨了汁和面,给做的捞面条。
筷子宽的面条浇上肉酱卤子,味道真不错。
石头吃了两大碗,于玲胃口小,都吃了一大碗。
“你连个学都没上,开什么会?”
于玲随口回她。
“我上校呢,我天天上校。”
真是笑话,她都没送她去上学,她上的哪门子学?
“你在哪上的……”
于玲觉得奇怪,苗苗这孩子不撒谎,她说她上学,那应该是上学了。
或者说,她认为她上学了。
“奶,你给苗苗送学校去了?”
老太太一听这个,“我什么时候送她上学了?她这岁数人家一年级也不要啊。”
苗苗看看妈妈,急了,直跺脚。
“我上育红班,我是小班的!小班的!”
“哎呀妈来,好了好了,炕都叫你跺塌了。”
老太太是真头疼,这孩子,你说这是什么脾气!
“有话好好说。”
于玲也觉得她这脾气不好,“你跟妈妈说,你啥时候上的小班?”
苗苗奇怪,她怎知道她啥时候去的?
“我天天都上育红班呢。我在那上课,还跳舞,还唱歌呢!”
“奶?”
这咋回事儿啊?
“哦,我天天领着她上大队耍,她去了就上人家育红班那跟小孩子耍,她这是心思她上学了?”
于玲都服了。
“不是,那咱没交钱,人家就叫她去了?”
老太太也是迷糊,“我,我也不知道,这都在那看孩子,那么些孩子都在那耍,耍够了就回来,这谁能知道她这是心思自己上育红班了。”
“人家在那耍,她跟着一起玩游戏倒也没啥,那人家上屋里头上课,这人老师不能让她进去吧?”
这个老太太知道:“哎呀,可不是啊。
人家老师让她进去听。
人家都进去学习了,咱家苗苗就搬着个小板凳儿跟着进屋里头坐后头。
她个儿太小了呀,人家老师就给她还排前面儿去了。
就这么的人家进去上课,他也跟着进去。”
于玲看看石头,石头没说话。
“好好好,感情这段日子,你闺女在那蹭课呢!”
石头无所谓,跟于玲说道:“蹭课就蹭课,这也没找咱要钱。”
于玲都气笑了:“不是,怎么就没找咱要钱?你以为为什么通知咱去开家长会,那不就是让咱去交钱的吗?”
石头看看闺女,“闺女,你愿意上育红班儿玩儿吗?”
“原愿意啊,育红班里面儿人可多了,比球球好玩。
他们天天跟我一块儿玩儿,我们还做游戏呢,我们玩儿躲猫猫,我躲的可好了,他们都找不着我。”
石头觉得也行,反正也到了上学的年纪了。
于玲看看她:“这都去了好几个月了,不人家都通知咱们去开会,那就去开会吧。
我去了直接给报上名,让她去上学吧。这个岁数也差不多了。”
“去吧。”
就这么地,苗苗同学的第一次家长会召开了。
不过这家长会不是于玲去开的,是老太太去开的。
石头他们去山里拉回来一大车的西瓜,得往万福居那边备货,于玲只能跟着去。
老太太去了一看,都是自己村的人,也没什么可说的,就是说说孩子上育红班干什么,一年收多少钱。
没几个钱,小老太太自己就交了,至此张苗苗同学就正式的成为了小班一员。
是的,苗苗没有随着小班升中班。
她生日小,老太太觉得,她上中班容易挨欺负,还是小班的好一些。
对此于玲无所谓,石头也无所谓。
四岁半上幼儿园,正常年龄。
这个年代还没开始全民内卷,没有鸡娃的家长,也没有天天补课的学生。
所以苗苗能快活几年就快活几年吧。
她反正是不着急让她上学的。
玩一年能怎么样呢?这就是孩子自己想去,不然她打算再晚个半年呢。
九月份再去也一样嘛。
这几天卖瓜卖的好,处理完底子,于玲就嘱咐帮工的小姑娘到了点锁门回家,她早早就回来了。
是的,于玲的店里雇了一个小姑娘帮工小姑娘今年虚岁十八,实际上也就十六。
初中文凭。
小姑娘没考上高中,也没去上职校。
在这个年代,这样的女孩子遍地都是。
人是万福居社区那边给她推荐的。
她还是第一次知道,社区大姐还能帮着找工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