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一个人,有也好,没有也罢,总要能享受得了富贵,也能耐得住贫贱才好。
你宝姐姐生来就是个大方的人。
以前她家那么好,她也一点不骄傲,后来她家出了事,她也过得舒舒坦坦的。
如今在我们家,宝玉对她好,她能安心过日子;
有时候宝玉对她不好,也没见她有什么烦恼。
我看这孩子倒是个有福气的。
你林姐姐,她是个最小心眼、又多心的人,所以到底没能长寿。
凤丫头也经历过不少事,真不该稍微遇到点风波就变了样子。
她要是这么没见识,那就是心胸太狭隘了。
后天宝丫头的生日,我另外拿出银子来,热热闹闹地给她做个生日,也让她高兴高兴。”
史湘云答应道:
“老太太说得很对。
索性把那些姊妹们都请过来,大家聚一聚。”
贾母说道:“自然是要请的。”
一时高兴起来,说道:“叫鸳鸯拿出一百两银子来,交给外头的人,让他们从明天起,预备两天的酒饭。”
鸳鸯领了命令,叫婆子把银子交了出去。这一夜无话。
第二天,传话出去,派人去接迎春;
又请了薛姨妈、宝琴,让她们带了香菱来;
还请了李婶娘。没过多久,李纹、李绮都来了。
宝钗原本不知道这件事,听见老太太的丫头来请,说道:
“薛姨太太来了,请二奶奶过去呢。”
宝钗心里很高兴,就穿着日常的衣服过去了,想要见见她母亲。
只见她妹妹宝琴和香菱都在这里,又看到李婶娘等人也都来了。
心想:
“这些人想必是知道我们家的事情已经告一段落了,所以来问候的。”
于是就去给李婶娘请安,见过贾母,然后和她母亲说了几句话,接着就和李家姊妹们打招呼。
史湘云在旁边说道:
“太太们请都坐下,让我们姊妹们给姐姐拜寿。”
宝钗听了,愣了一下,回过神来一想:
“可不是明天是我的生日吗?”
便说道:
“妹妹们过来探望老太太是应该的,要是说为了我的生日,那是万万不敢当的。”
正在推让的时候,宝玉也来给薛姨妈、李婶娘请安。
听见宝钗自己推辞,他心里原本早就打算着给宝钗过生日,只是因为家里闹得乱七八糟,也不敢在贾母面前提起。
如今见史湘云等人要给宝钗拜寿,便高兴地说道:
“明天才是生日,我正打算告诉老太太呢。”
史湘云笑着说道:
“别瞎说了!老太太还用等你告诉?
你以为这些人为什么来,是老太太请的。”
宝钗听了,心里不太相信。只听贾母对她母亲说道:
“可怜宝丫头做了一年新媳妇,家里接二连三地出事,一直没给她做过生日。
今天我给她做个生日,请姨太太、太太们来,大家说说话。”
薛姨妈说道:
“老太太这段时间心里才安稳些,她一个小辈,还没来得及孝顺老太太,倒要老太太操心。”
史湘云说道:
“老太太最疼的孙子是二哥哥,难道二嫂子就不疼了吗?
况且宝姐姐也值得老太太给她做生日。”
宝钗低下头不说话。
宝玉心里想:
“我还以为史妹妹出嫁后就变了个人,所以我不敢和她亲近,她也不来搭理我。
如今听她的话,原来还是和以前一样。
为什么我们家那位嫁过来后,反而更腼腆了,话都说不出来了呢?”
正想着,小丫头进来说道:
“二姑奶奶回来了。”
随后李纨、王熙凤都进来了,大家相互见礼。
迎春说起她父亲出门时说的话:
“本来我想来见见大家,只是他拦住不让我来,说咱们家正是晦气的时候,不要沾染在身上。
我拗不过他,就没来,还哭了两三天。”
王熙凤问道:“今天怎么又肯放你回来了?”
迎春说道:
“他又说咱们家二老爷又承袭了官职,还可以走动走动,没什么妨碍,所以才放我来。”
说着,又哭了起来。
贾母说道:
“我本来就心里不痛快,今天接你们来给孙子媳妇过生日,说说笑笑,解解闷,你们又提起这些烦心事,又惹得我烦恼起来。”
迎春等人都不敢再说话了。
王熙凤虽然勉强说了几句让人高兴的话,但终究不像以前那样爽利,能招人发笑。
贾母一心想让宝钗高兴,故意逗王熙凤说话。
王熙凤也明白贾母的意思,便尽力张罗着,说道:
“今天老太太高兴些了。
你看这些人好久没有聚在一起了,今天可算是齐全了。”
说着,回过头去,看见婆婆邢夫人、尤氏不在这里,又把话缩了回去。
贾母因为“齐全”这两个字,也想起了邢夫人等人,便派人去请她们。
邢夫人、尤氏、惜春等人听见老太太叫,不敢不来,心里却十分不情愿,想着家业衰败,偏偏老太太还高兴地给宝钗做生日,到底是老太太偏心,所以来了也是没精打采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