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宝玉见过贾政之后,回到房中,越发觉得头晕脑涨,浑身乏力,懒得动弹,连饭也没吃,就昏昏沉沉地睡过去了。
家里依旧请医生来诊治,可吃了药也不见效,后来甚至连人都认不出来了。
大家把他扶着坐起来时,看上去还像个正常人。
就这样折腾了好几天。那天正好是新婚后第九天回门的日子,要是不过去,薛姨妈面上不好看;
可要说去,宝玉现在又是这副模样。
贾母心里明白宝玉这样都是因为黛玉,想把事情跟他说清楚,又怕他一气之下病情恶化;
宝钗是新媳妇,也不好劝慰,非得薛姨妈过来才行;
可要是不回门,又怕薛姨妈怪罪。
于是就和王夫人、凤姐商量道:
“我看宝玉现在魂不守舍的。
让他走动一下应该没什么大碍。
安排两乘小轿子,让人扶着他,从园子里过去,应了回九的吉期。
之后请姨妈过来安慰宝钗,咱们一心一意地调理宝玉的病情,这样不就两全其美了吗?”
王夫人答应了,马上开始准备。好在宝钗是新媳妇,宝玉又疯疯傻傻的,就由着众人安排过去了。
宝钗心里也明白是怎么回事,只是埋怨母亲把事情办得糊涂,可事已至此,也不愿多说什么。
只有薛姨妈看到宝玉这副样子,心里懊悔不已,只能草草把回九的事办完。
回到家后,宝玉的病情更加严重了,第二天连坐都坐不起来了。
病情一天比一天重,甚至连汤水都喝不进去了,薛姨妈等人急得手足无措,到处请名医,可谁都诊断不出病因。
只有城外破寺里住着一位穷医生,姓毕,别号知庵,他诊断出宝玉的病因是悲伤和喜悦的刺激太过强烈,身体冷热调节失常,饮食没有按时,忧愁愤怒积滞在体内,正气被堵塞:
这是内伤和外感同时发作的病症。
于是斟酌着用药,到了晚上让宝玉服下,二更天过后,宝玉果然清醒了一些,还想要水喝。
贾母、王夫人等人才放下心来,便请薛姨妈带着宝钗,都到贾母那里暂时休息。
宝玉清醒了一会儿,自己觉得性命难保,等众人都散去后,屋里只剩下袭人,他便把袭人叫到跟前,拉着她的手哭着说:
“我问你,宝姐姐是怎么来的?
我记得老爷给我娶的是林妹妹,怎么被宝姐姐占了这个位置?
她为什么要霸占在这里?
我想说出来,又怕得罪了她。
你们听到林妹妹哭得怎么样了?”
袭人不敢如实相告,只能说:
“林姑娘病着呢。”
宝玉又说:
“我去看看她。”
说着,就要起身。
哪里知道连续几天没吃东西,身体根本动弹不得,于是哭着说:
“我要死了!
我有一句心里话,只求你回禀老太太:
反正林妹妹也是要死的,我现在也保不住性命了,两边两个病人都要死。
死了之后更难安排,不如腾出一间空房子,趁早把我和林妹妹两人抬到那里,活着的时候可以一起医治、服侍,死了也能一起停放。
你要是依了我这话,也不枉费咱们几年的情分。”
袭人听了这些话,哭得哽咽难言。
这时宝钗正好和莺儿过来,也听到了宝玉的话,便说道:
“你不好好养病,何苦说这些不吉利的话!
老太太刚觉得安慰了些,你又生出事来。
老太太一辈子就疼你一个,如今八十多岁了,虽说不图你将来封官晋爵,可等你长大成人,老太太看着也能高兴一天,也不白费老人家的一番苦心。
太太就更不用说了,一生的心血和精力都用来抚养你这个儿子了,要是你半途死了,太太将来可怎么办呢?
我虽说命薄,也不至于到那种地步。
从这三点来看,就算你想死,老天爷也不会让你死的,所以你是死不了的。
只管安心养病,养个四五天,风邪散了,体内的正气充足了,这些病自然就都好了。”
宝玉听了,竟然无言以对,过了半晌,才嘻嘻地笑道:
“你都好久没跟我说话了,这会儿说这些大道理给谁听呢?”
宝钗听了这话,便又说道:
“实话告诉你吧,那两天你昏迷不醒的时候,林妹妹已经去世了。”
宝玉突然坐起来,惊讶地大声问道:
“真的死了吗?”
宝钗道:
“真的死了。
哪能红口白舌地咒人呢!
老太太、太太知道你和林妹妹感情好,怕你听见她死了,你也要跟着死,所以才不肯告诉你!”
宝玉听了,不禁放声大哭,倒在床上。
忽然眼前一片漆黑,辨不清方向,心中正恍惚间,只见眼前好像有人走来。
宝玉茫然地问道:
“请问这是什么地方?”
那人道:
“这里是阴司泉路。
你的寿命还没到尽头,为什么会到这里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