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娇贵,偏偏就有这些琐碎事。”
凤姐答应了,然后带着小丫头回房去了。
这里薛姨妈又问了黛玉的病情。
贾母说道:
“林丫头那孩子还不错,只是心思太重,所以身子就不太结实。
要说灵性,和宝丫头也差不多,可要论宽厚待人,就比不上宝丫头有包容、能谦让了。”
薛姨妈又说了几句闲话,便说道:
“老太太歇着吧。
我也要回家看看,只剩下宝丫头和香菱了。
顺便和姨太太去看看巧姐儿。”
贾母说:“正是。姨太太上了年纪,看看是怎么不好,给他们出出主意。”
薛姨妈便告辞,同着王夫人出来,往凤姐院里去了。
却说贾政考了宝玉一番,心里也挺高兴,走到外面和那些门客闲谈。
说起刚才的事,有个新来的、最擅长下围棋的王尔调,字作梅,说道:
“依我们看,宝二爷的学问可是大有进步了。”
贾政说道:“哪有什么进步,不过是略懂一些罢了,‘学问’这两个字,还差得远呢。”
詹光说道:
“这是老世翁太谦虚了。
不但王兄这么说,就是我们看,宝二爷日后必定能高中。”
贾政笑着说道:“这也是诸位厚爱。”
那王尔调又说道:“晚生还有句话,冒昧和老世翁商量。”
贾政问道:“什么事?”
王尔调陪着笑说道:
“也是晚生的一个熟人,做过南韶道的张大老爷家有一位小姐,听说长得品德、容貌、女工样样俱全,现在还没有许配人家。
他又没有儿子,家里非常富有。
但要找富贵双全的人家,女婿还要出众,才肯结亲。
晚生来了两个月,看宝二爷的人品和学业,日后必定会有大成就。
老世翁这样的门第,还有什么可说的。
要是晚生去说媒,包管一说就成。”
贾政说道:
“宝玉也到了说亲的年纪了,老太太也常提起。
只是对张大老爷向来不太了解。”
詹光说道:
“王兄说的张家,晚生也知道。
况且和大老爷那边是老亲,老世翁一问便知。”
贾政想了一会儿,说道:“大老爷那边没听说过这门亲戚。”
詹光说道:“老世翁原来不知道,这张府上原本和邢舅太爷那边有亲戚关系。”
贾政听了,才知道是邢夫人的亲戚。
坐了一会儿,贾政进去,想把这事告诉王夫人,再去问邢夫人。
谁知王夫人陪薛姨妈到凤姐那边看巧姐儿去了。
这时已经掌灯了,薛姨妈走后,王夫人才过来。
贾政把王尔调和詹光的话告诉了王夫人,又问巧姐儿怎么样了。
王夫人说道:“好像是惊风的症状。”
贾政问道:“不严重吧?”
王夫人说道:“看这样子像是要抽风,只是还没抽出来呢。”
贾政听了,没再说话,两人各自安歇,一晚无话。
到了第二天,邢夫人到贾母这边来请安,王夫人便提起张家的事,一边回禀贾母,一边询问邢夫人。
邢夫人说道:
“张家虽说算是老亲,但近年来早就没了往来,也不知道他家姑娘是个什么样的人。
倒是前几天孙亲家太太派了个老婆子来问安,说起张家的事,说他家有个姑娘,托孙亲家那边有合适的就提一提。
听说就这么一个女儿,十分娇生惯养,也识得几个字,见不得大场面,经常待在屋里不出来。
张大老爷又说,就这一个女儿,舍不得嫁出去,怕公婆太严厉,姑娘会受委屈,一定要女婿入赘到他家,帮着料理些家事。”
贾母听到这里,没等邢夫人说完,就说道:
“这可万万使不得。
我们宝玉别人伺候他还伺候不过来呢,怎么能去给人家当家!”
邢夫人说道:“老太太说得正是。”
贾母就对王夫人说道:“你回去告诉你老爷,就说是我的话,这张家的亲事不能答应。”
王夫人答应了。
贾母又问道:
“你们昨天看巧姐儿怎么样?
之前平儿来回我说,情况很不好,我也想去看看呢。”
邢夫人和王夫人说:“老太太虽然疼她,可她哪里经得住您去。”
贾母说道:“也不只是为了她,我也想走动走动,活动活动筋骨。”
说着,就吩咐道:“你们去吃饭吧,回来陪我一起过去。”
邢夫人和王夫人答应着出来,各自去了。
过了一会儿,大家吃完饭,都来陪贾母到凤姐房中。
凤姐连忙出来把她们迎进去。
贾母就问道:“巧姐儿到底怎么样了?”
凤姐说道:“只怕是要抽风的迹象。”
贾母说道:“都这样了还不赶紧请人来看!”
凤姐说道:“已经去请了。”
贾母便和邢夫人、王夫人进房去看,只见奶妈抱着巧姐儿,用桃红色绫子小棉被裹着,小脸发青,眉梢和鼻翼微微有些动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