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蟠这时一个人应付不了两个人,只能在她们之间徘徊观望,实在闹得没办法了,就出门躲到外面去。
金桂不发脾气的时候,有时候心情好,就会找人来斗纸牌、掷骰子取乐。
她生平最喜欢啃骨头,每天都要杀鸡宰鸭,把肉赏给别人吃,自己只拿油炸的焦骨头下酒。
要是吃得不耐烦了,或者发脾气了,就会破口大骂,说:“别人能找乐子,我为什么不能!”
薛家母女根本不理她。薛蟠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日夜后悔不该娶这个惹是生非的老婆,怪自己当时没了主意。
于是宁国府和荣国府里的人,上上下下,没有不知道这件事的,也没有不感叹的。
这时,宝玉已经过了一百天的休养期,可以出门走动了。
他也曾经见过金桂,心想:“看她的举止容貌,也不显得特别凶悍,和其他姊妹们一样,也是个如花似玉的人,怎么会有这样的脾气,真是奇怪到极点了。”
因此,心里感到很纳闷。
这天,宝玉去给王夫人请安,正好碰到迎春的奶娘回家请安,说起孙绍祖非常不端:“姑娘只能背地里偷偷流泪,就盼着能接她回家住几天,散散心。”
王夫人说:
“我正打算这几天去接她呢,只是因为各种事情不顺心,就给忘了。
前几天宝玉去看过她,回来也说过这件事。
明天是个好日子,就去接她回来。”
正说着,贾母派人来找宝玉,说:“明天一早去天齐庙还愿。”
宝玉如今巴不得能到处去逛逛,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得一晚上都没睡着觉,盼着天亮又盼不到。
第二天一大早,宝玉梳洗穿戴完毕,跟着两三个老嬷嬷,坐着车出了西城门外的天齐庙来烧香还愿。
这庙里昨天就已经准备妥当。
宝玉天生胆子小,不敢靠近那些面目狰狞的神鬼塑像。这天齐庙本是前朝修建的,极其宏伟壮观。
但如今岁月久远,又显得格外荒凉。
里面的泥胎塑像,都十分凶恶,所以宝玉匆匆供上纸马、钱粮,就退到道院去休息。
过了一会儿,吃完饭后,众嬷嬷和李贵等人簇拥着宝玉,到处闲逛玩耍了一阵。
宝玉觉得困倦,就又回到静室去安歇。
众嬷嬷生怕他睡着了,便请当家的老王道士来陪他说话。
这老王道士专门在江湖上卖药,弄些所谓的海上方来谋取利益,庙外现在还挂着招牌,丸药、散剂、膏药、丹药,样样俱全。
他也经常在宁、荣两府走动,彼此都很熟悉,大家都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王一贴”,意思是说他的膏药灵验,只要一贴,百病都能消除。
当下,王一贴走进来,宝玉正歪在炕上想要睡觉,李贵等人正说着“哥儿别睡着了”,互相逗趣着。
看见王一贴进来,都笑着说:
“来得好,来得好。王师父,你最会讲古记(故事)了,讲一个给我们小爷听听。”
王一贴笑着说:
“正是呢。哥儿别睡,小心肚子里的筋捣乱。”
这话一说,满屋子的人都笑了。
宝玉也笑着起身整理衣服。
王一贴赶忙吩咐徒弟们赶紧泡上酽茶。茗烟说:
“我们爷可不喝你的茶,就算在这屋里坐着,还嫌有膏药的气味呢。”
王一贴笑着说:
“没这回事儿,膏药从来不会拿进这屋里来。
知道哥儿今天肯定来,头三五天就用香熏了又熏。”
宝玉说:“还真是,天天都听人说你的膏药好,到底能治什么病啊?”
王一贴说:“哥儿要是问我的膏药,那说来话长,其中的详细道理,一句话可说不清楚。
这药一共有一百二十味,君臣搭配得当,宾主相得益彰,温凉药物并用,无论贵贱都有独特的配方。
对内可以调元气、补气血、开胃口、养荣卫、宁心神、安情志、去寒去暑、化食化痰;
对外能和血脉、舒经络、去除坏死肌肉、生出新肉、祛风散毒。
药效神奇,贴过的人就知道。”
宝玉说:
“我可不相信一张膏药就能治这么多病。我且问你,有一种病,你的膏药能贴好吗?”
王一贴说:
“百病千灾,没有它治不好的。
要是没效果,哥儿只管揪着我的胡子,打我这老脸,拆了我这庙都行。
只要说出病源来。”
宝玉笑着说:“你猜猜,要是你能猜着,那就能贴好。”
王一贴听了,思索了一会儿,笑着说:“这可难猜了,只怕是膏药不灵了。”
宝玉对李贵等人说:“你们先出去逛逛。这屋里人多,越发闷热得发臭了。”
李贵等人听了,就都出去自便了,只留下茗烟一人。
茗烟手里点着一支梦甜香,宝玉让他坐在身旁,自己则倚在茗烟身上。
王一贴心生一念,便笑嘻嘻地凑近前来,悄悄地说:
“我猜着了。
想来哥儿如今有了男女房中的事情,想要滋补的药,是不是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