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处落红庭院?
谁家香雪帘栊?
江南江北一般同,偏是离人恨重!
众人都笑着说:“到底是她的声调豪迈。
‘几处’‘谁家’两句最妙。”
宝钗笑着说:
“终究不免过于丧气。
我想,柳絮原本是一种轻薄无根、没有羁绊的东西,不过依我的想法,偏要把它写好,才不落俗套。
所以我胡乱写了一首,不一定合你们的心意。”
众人笑着说:
“不要太谦虚。我们先鉴赏鉴赏,肯定是好的。”
于是看宝钗这首《临江仙》: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
湘云先笑着说:
“好一个‘东风卷得均匀’!这一句就高出众人了。”
又接着看下面:
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
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
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众人拍案叫绝,都说:
“果然翻出了好意境,自然这首最好。
要说缠绵悲戚,潇湘妃子当仁不让;
情致妩媚,那是枕霞;
小薛和蕉客今天算是落第了,要受罚的。”
宝琴笑着说:
“我们自然认罚,但不知道交白卷的,该怎么罚呢?”
李纨道:
“别着急,这一定要重重罚他。
就以这次为例子。”
话还没说完,只听窗外竹子上“砰”的一声响,就好像帘屉子倒了一样,众人吓了一跳。
丫鬟们出去查看,帘外的丫鬟嚷道:
“一个大蝴蝶风筝,挂在竹梢上了。”
众丫鬟笑着说:
“好一个漂亮的风筝!
不知道是谁家放断了线。把它拿下来。”
宝玉等人听了,也都出来看,宝玉笑着说:
“我认得这个风筝。
这是大老爷那院里娇红姑娘放的,拿下来给她送过去吧。”
紫鹃笑着说:
“难道天下没有一样的风筝,就她有这个不成?
我不管,我先拿起来。”
探春道:
“紫鹃也学得小气了。
你们也有一样的,这会儿捡别人放跑的,也不怕忌讳!”
黛玉笑着说:
“就是呢,也不知道是谁放晦气的,快扔出去吧!
把咱们的拿出来,咱们也放放晦气。”
紫鹃听了,赶忙让小丫头们把这个风筝送给园门上值日的婆子,要是有人来找,好还给人家。
这里小丫头们听见放风筝,巴不得这里小丫头们听见放风筝,巴不得一声儿,七手八脚,都忙着拿出一个美人风筝来。
有的去搬高凳,有的去捆剪子股,还有的去拨籰子。
宝钗等都站在院门前,指挥丫头们在院外宽敞的地方放风筝。
宝琴笑着说:
“你这个风筝不太好看,不如三姐姐那个软翅子大凤凰的好看。”
宝钗笑着说:
“确实。”
于是回头对翠墨说:
“你去把你们的风筝拿来也放放。”
翠墨笑嘻嘻地果然去取了。宝玉又兴奋起来,打发一个小丫头回家,说道:
“把昨儿赖大娘送我的那个大鱼风筝取来。”
小丫头去了半天,空手回来,笑着说:
“晴姑娘昨儿把它放走了。”
宝玉说:
“我还一次都没放过呢。”
探春笑着说:
“反正都是给你放晦气罢了。”
宝玉说:
“也罢。再把那个大螃蟹风筝拿来吧。”
丫头去了,和几个人扛了一个美人风筝和籰子过来,说:
“袭姑娘说,昨儿把螃蟹风筝给了三爷了。
这一个是林大娘刚送来的,就放这个吧。”
宝玉仔细看了看,只见这个美人风筝做得十分精致,心中欢喜,便吩咐把它放起来。
此时探春的风筝也取来了,翠墨带着几个小丫头在那边山坡上已经放起来了。
宝琴也让人把自己的一个大红蝙蝠风筝取来。
宝钗也很高兴,也取了一个风筝,是一连七个大雁的,都放了起来。
只有宝玉的美人风筝放不起来。
宝玉说丫头们不会放,自己放了半天,只飞到房那么高,就落下来了。
急得宝玉头上直冒汗,众人又笑起来。
宝玉气得把风筝扔在地上,指着风筝说:
“要不是个美人模样,我一脚把你跺个稀烂!”
黛玉笑着说:
“那是顶线不好,拿出去让别人重新打个顶线,就好了。”
宝玉一面让人拿去打顶线,一面又拿了一个风筝来放。
大家都仰着头看天上,这几个风筝都飞到半空中去了。
不一会儿,丫鬟们又拿来许多各式各样的“送饭的” ,玩了一阵。
紫鹃笑着说:
“这一阵风大,姑娘来放吧。”
黛玉听了,用手帕垫着手,顿了顿,果然感觉风又大又急,接过籰子,顺着风筝的势头把籰子一松,只听一阵“豁刺刺”的声响,转眼间籰子上的线就放完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