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处理好了,老太太请进房间吧。”
贾母站在那里看了一会儿火光渐渐熄灭,才带着大家进屋。
宝玉忙着追问刘姥姥:
“那女孩在大雪天里为什么去抽柴草?”
“万一冻出病来怎么办?”
贾母说道:
“刚才不是说了,因为抽柴草才引发了火灾,你还问呢?”
“别再说这个了,换个话题聊聊吧。”
宝玉虽然心里不高兴,但也只好作罢。
刘姥姥又想了一个故事,说道:
“我们村子东边有个老太太,今年九十多岁了。”
“她每天吃斋念佛,谁知有一天观音菩萨在梦中托梦给她,说:‘你这样虔诚,本来你应该绝后了,但我已经向玉皇上帝奏请,给你一个孙子。’”
“原来这老太太只有一个儿子,这个儿子也只有一个儿子,养到十七八岁的时候死了,哭得可怜得很。”
“结果,后来她又生了一个孙子,今年才十三四岁,长得像雪团一样,聪明又机灵。”
“可见,神佛真的是存在的。”
这一番话正合贾母和王夫人的心思,连王夫人也听得入了神。
宝玉心里还是想着抽柴的事,觉得有些闷闷不乐,心里在想着别的事。
这时,探春问他:
“昨天打扰了史大妹妹,咱们回去商量一下,邀请大家一起聚聚,还要给老太太请赏菊花,怎么样?”
宝玉笑道:
“老太太说了,还要准备酒席回请史妹妹的,咱们就陪着去。”
“等吃完老太太的饭,我们再请不迟。”
探春说道:
“天气越来越冷了,老太太未必高兴。”
宝玉说道:
“老太太喜欢下雨下雪的。”
“倒不如我们等下一场雪,再请老太太赏雪,岂不是更好?”
“咱们雪中吟诗,也更有趣。”
林黛玉笑道:
“咱们雪中吟诗?”
“我看还不如弄一捆柴火,雪中去抽柴,反而更有趣呢。”
说着,宝钗等人都笑了。
宝玉瞟了她一眼,也没有回应。
一会儿,大家散去,宝玉从背后悄悄地拉住刘姥姥,细问她那女孩究竟是谁。
刘姥姥只好编了个话说道:
“那原来是我们庄北头地埂子上有个小祠堂供奉的,并不是神佛,最初是供一个什么‘老爷’的。”
说着,她想了一下名字。
宝玉说道:
“不管她叫什么名字,你不必想那么多,只要说清楚原因就行。”
刘姥姥接着说道:
“那老爷没有儿子,只有一位小姐,叫茗玉。”
“小姐非常聪明,懂得书文,老爷和太太非常疼爱她。”
“可惜茗玉小姐活到十七岁就生病死了。”
宝玉听了,忍不住叹了口气,接着问道:
“那后来怎么样了?”
刘姥姥回答:
“因为老爷和太太思念不已,就修了这个祠堂,塑了茗玉小姐的像,还请人每天烧香、拨火。”
“如今年头久了,人没了,庙也破了,那像就成了‘精’。”
宝玉连忙说道:
“不是成精,而是依照规矩,像这种人虽然死了,却依然是存在的。”
刘姥姥感叹道:
“阿弥陀佛!原来如此。”
“不是哥儿说,我们都以为她是成了精。”
“她经常变成人形,四处游荡到各个村庄去。”
“我才说那抽柴的人就是她。”
宝玉急忙说道:
“快别这么做,如果拆了庙,那可是大罪过。”
刘姥姥说道:
“幸好哥儿提醒我,明天回去,我就拦住他们。”
宝玉说道:
“我们老太太、太太都是善良的人,家里人都喜欢行善,最喜欢修庙塑像了。”
“明天我做个疏头,替你化些布施,你就做香头,积点钱把这庙修葺好,再给泥像装饰,每月给些香火钱烧香,这样不是更好吗?”
刘姥姥高兴地说道:
“要真这样,我也能托那小姐的福,倒是能积点钱了。”
宝玉又问她具体的地名、庄名,来往的远近,坐落在哪。
刘姥姥便胡乱编了些话。
宝玉信以为真,回房后盘算了一整晚。
第二天一早,宝玉便给了茗烟几百钱,让她按照刘姥姥说的方向和地名去先踏查清楚,回来再做打算。
茗烟出去后,宝玉左等不来,右等不来,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
终于等到天色已晚,茗烟高高兴兴地回来了。
宝玉忙问道:
“找到了庙吗?”
茗烟笑道:
“爷听得不清楚,我找了很久。”
“那地名和坐落的地方并不像您说的,所以我找了一整天,最后才找到东北边田埂上的一个破庙。”
宝玉听了,眉开眼笑,急忙说道:
“刘姥姥年纪大了,记错也是可能的。”
“你快说说你看到的庙怎么样。”
茗烟说道:
“庙门朝南开,倒也确实是破旧的。”
“我找着找着,心情很不好,一看到这个庙,我心里一喜,便赶紧进去。”
“进去后看到泥像,吓得我赶紧跑出来,活像真的一样。”
宝玉高兴地笑道:
“那像能变为人,必定有些灵气。”
茗烟拍手说道:
“哪里有什么女孩儿,根本是一个青脸红发的瘟神爷。”
宝玉听了,忍不住骂道:
“真是个没用的傻瓜!”
“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好。”
茗烟说道:
“二爷又不知从哪看了什么书,或听了谁的胡话,竟然信了这件荒唐事。”
“把我派去做这种无聊的事,怎么能说我没用呢?”
宝玉见他生气,忙安慰他道:
“你别急,改天闲了你再去找。”
“如果是她在哄我们,自然就什么都没有了。”
“如果真有这回事,你不也做了积德的事吗?”
“我必定重重奖赏你。”
正在说话时,二门的小厮进来说道:
“老太太房里的姑娘们在二门口找二爷呢。”
喜欢红楼白话版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红楼白话版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