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他还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从进攻路线到后勤补给,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了精心策划。作战地图被铺在营帐内的桌子上,上面密密麻麻地标注着各种记号和箭头。赵大牙和他的将领们围在地图前,反复研究着每一个细节。“我们从这里发起主攻,吸引他们的主力防御,然后派一支精锐部队从侧翼迂回包抄,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赵大牙指着地图说道。将领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他们深知这次任务的重要性,容不得有丝毫差错。
在情报方面,赵大牙也加强了对清河县的侦察。他派出了多支侦察小队,从不同方向接近清河县,试图摸清清河县的防御部署和兵力分布。这些侦察小队行动诡秘,如同幽灵一般在清河县周边徘徊。他们穿着与当地百姓相似的服装,混入人群中,悄悄地收集情报。有的侦察小队在清河县的集市上佯装购物,偷听百姓们的谈话,试图获取有用的信息;有的则在县城周边的山上潜伏,观察着城墙的防御工事和巡逻路线。
然而,清河县的侦察员们也不是吃素的。他们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和高度的警惕,多次发现并击退了敌人的侦察小队。在一次交锋中,清河县的侦察员小李发现了一支鬼鬼祟祟的敌人侦察小队。他们穿着破旧的衣服,装作赶路的行人,但眼神中透露出的紧张和不自然却引起了小李的注意。小李悄悄跟在后面,密切观察着他们的一举一动。当发现他们试图接近一处重要的防御工事时,小李迅速通知了附近的民兵。民兵们迅速集结,从四面八方对敌人侦察小队形成了包围之势。
敌人侦察小队发现情况不妙,试图逃跑,但为时已晚。民兵们如猛虎下山般冲了上去,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敌人侦察小队全军覆没,清河县的军民们还从他们身上搜出了一些重要的情报,得知敌人可能会在近期发动大规模进攻。
苏启铭和陈宇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刻召开紧急会议。会议室内气氛凝重,所有人的脸上都写满了严肃。苏启铭神情严肃地说:“敌人既然准备近期进攻,我们必须加快准备工作。大家再检查一遍防御工事,确保没有任何漏洞。尤其是城墙的拐角处、了望塔的连接处等关键部位,一定要仔细检查。同时,要加强对县城的警戒,防止敌人的特务趁机捣乱。每一条街道、每一个角落都不能放过。”
陈宇接着说:“我们还要重新调整兵力部署,根据敌人可能的进攻方向,合理安排防御力量。东门和南门是敌人可能的主攻方向,要加强这两个方向的兵力和火力。另外,要和周边的革命根据地再次确认支援事宜,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得到有力的支持。联络人员要尽快出发,务必带回准确的消息。”
会后,清河县的军民们再次投入到紧张的准备工作中。防御工事再次进行了细致的检查和加固,工匠们拿着工具,对城墙的每一块砖石、了望塔的每一根木头都进行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复。民兵们加紧训练,他们在烈日下反复练习着射击、刺杀等技能,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但他们没有丝毫怨言。百姓们也纷纷行动起来,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好最后的准备。妇女们忙着为战士们缝制棉衣、准备干粮,老人们则帮忙搬运物资,孩子们也在一旁帮忙传递工具,整个清河县弥漫着一种紧张而又坚定的气氛,每个人都知道,一场生死决战即将来临,而他们必须全力以赴,为了清河县的未来,为了自己的亲人和家园。
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清河县的命运如同悬在悬崖边缘的巨石,稍有不慎便会坠入万劫不复之地。但军民们那坚定的信念和团结一心的精神,如同绳索一般,紧紧地拉住这块巨石,让它在狂风中依然保持着稳定。他们在等待着敌人的到来,也在等待着证明自己的时刻,用热血和生命去书写清河县新的历史篇章。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清河县的军民们争分夺秒地完善着各项准备工作。苏启铭亲自到各个防御要点进行检查,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他发现一处城墙的拐角处防御相对薄弱,立即安排工匠们进行加固。工匠们先用铁镐将松动的砖石敲掉,然后重新堆砌上新的砖石,再用铁锤将砖石敲实,确保墙体坚固无比。为了增强此处的火力,苏启铭还特意安排增设了一挺重机枪,重机枪被稳稳地架设在城墙上,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敌人可能来袭的方向。
陈宇则对民兵们进行最后的战前动员。他站在练兵场上,看着一张张年轻而坚毅的面孔,大声说道:“同志们!我们即将面临一场严峻的考验,但我坚信,我们一定能够战胜敌人!我们身后是我们的亲人,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清河县。我们不能让敌人的铁蹄践踏我们的家园,不能让我们的亲人遭受苦难!我们要像钢铁一样坚强,像猛虎一样勇猛,让敌人有来无回!”民兵们听后,士气大振,纷纷高呼口号,表达着自己保卫家园的决心。他们的声音响彻云霄,仿佛要将这份坚定传递到每一个角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