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种意思是“兹”演变过来的。《説文解字》:“兹,艹木多益。从艹,兹省声。 ” 本义是指草木茂盛;这里的 “兹” 形容草木生长的状态,可引申为生长、产生的意思,后来通“滋”。后来 “兹” 有了增益、加多的意思,与 “滋” 字的含义相通,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本·德经》:“民多利器,而邦家兹昏。”其兹字盖读如滋,表示程度,有更加的意思。
《尔雅·释诂》:“兹,此也。”这里就是代词为现在、此时、这个、此的意思。上述用法的“兹”皆读为zī。
“稼”,形声字,始见于篆文。篆文其字形从禾、家声;左边的 “禾” 表示与农作物有关,右边的 “家” 表示读音,也指住处的意思,综合下来,就是把谷物收割回家称之为稼。《说文解字:“稼,禾之秀实为稼,茎节为禾。” 这表明在篆文中,“稼” 侧重于农作物的果实部分。由此可见“稼” 的本义是禾所结的种子,即谷物的果实。后来由谷物的果实引申为种植谷物的行为。又进一步引申为泛指所有谷物的庄稼的意思。
“穑”,形声字,最早出现在金文和篆书时期,从禾、啬声 。其字形左边的 “禾” 表示与农作物有关,右边的 “啬” 表示读音,同时也有表意作用,代表的是谷仓,其本义为收获谷物,脱粒归仓的意思。《说文解字》:“穑,谷可收曰穑。”
“稼” 和 “穑” 合起来表示农业劳动,包括种植和收获庄稼的整个过程,强调农业生产的不容易。“稼”在那时代表着播种、栽种农作物等一系列与种植相关的行为;而“穑”则侧重于收割、收获成熟的庄稼以及后续的处理工作。当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成为“稼穑”时,便完整地涵盖了从开垦土地到最终获得粮食的整个农业劳作流程。
“务兹稼穑” 意思是要致力于这些农业生产活动。这句话体现了对农业的重视,强调人们应该把精力放在农事方面,因为在古代农业是社会经济的基础,关乎人们的生存和国家的稳定。它通常用于劝勉人们重视农业劳动,积极从事农业生产。
两句结合下来,便是农业是国家的根本,一定要重视农业,做到春种秋收。作为国家的根本:首先,农业作为古代社会经济的基石,对于民众的基本生存需求起着至关重要的保障作用。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如果没有充足的粮食供应,都将难以维持正常的生活秩序和社会运转。其次,农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稳定繁荣。只有当农业生产顺利开展,粮食产量丰盈,才能确保百姓安居乐业,避免因饥饿引发的社会动荡。此外,重视农业还意味着传承和发扬农耕文化,尊重自然规律,珍惜土地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喜欢陪孩子共读千字文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陪孩子共读千字文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