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金文时期,加义符心,中间变成了 “心” 和 “皿”,加强了安宁是源自内心的意思。由此可见“寜” 的本义是安宁、安定的意思,作为动词就是使安宁的意思。人们在房屋中有食物,内心就感到平静、安稳。例如《易?乾》中的 “万国咸宁”,意思是天下都太平无事。后来引申为问安、慰问。由本义还引申为安静、止息。由问安义引申为已婚女子归望父母。后来,“宁(宁)”引申为副词,表示宁愿、宁可,即内心安于某种选择。有时相当于“岂”或“乃”“曾”等语气副词。以上副词用法都读nìng。
“多士寔宁”这句话源自《诗经?大雅》,其中有 “济济多士,文王以宁”的词句。意思是:众多有才能的贤士汇聚在一起,周文王因此而使国家安宁。它强调了人才对于国家稳定和繁荣的重要性。周文王身边有众多贤能之士辅佐,这些人发挥自己的才能,帮助文王治理国家,使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能够有序发展,从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俊义密勿,多士寔宁” 讲的是众多优秀人才汇聚到一起,勤勤恳恳地操劳国事,为国家稳定、安宁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体现了一种人才观。这有一点要说的,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是国家君主要贤明,要重视人才。这也说明了君主和领导人更要做好自身的修养,这样才能招揽更多的人才为国家所用。第二,是讲的所有人员要做好自身的修行,达到德才兼备。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报效国家,建功立业。
综合下来,密勿的俊乂不仅仅是臣子们,还包括德才兼备的君主们。只有这样的君主和汇集君主身边的大臣们都有德有才,勤勉任事,才能够达到天下“寔宁”。
喜欢陪孩子共读千字文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陪孩子共读千字文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