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象形字,战国金文。从其古文字形上看,上部为“宀”,即房屋的形状;下部为一个“酉”字,是酒坛的形状,表示有酒的意思;整个字形表示屋子里放着一坛酒,表示富裕的意思。室内有酒,是富有的重要标志。酒是古人最喜爱的饮料,一般为统治者所专享,富裕人家才可能美酒常备,随时饮用。小篆“富”字下面演变成了“畐(bì)”,酒坛的口部演变为一横,颈部分离而为口,酒坛本身(腹及底)变成田,于是酒坛子变成了“畐”。“富”便从会意字变成以“畐”表音、以“宀”表义的形声字了。
由此可见“富”的本义是富有,主要是指物质财富,与贫相对。随着时代的发展,富的内涵也不地演化,进而代指财物多,多则盛,有由此引申为丰盛、充足的意思;由此表示变得富裕的意思,如“富国强兵”是使国家富裕、军队强大的意思。又引申为正当年、来日方长的意思,如“年富力强”。
“富”作为作名词还表示财富的意思,成语“富可敌国”指私人拥有的财富可以与国家的财富相匹敌,形容拥有巨大财富,极为富有;“富甲一方”指拥有的财富在一个地方居于首位,也形容财富极多。
“世禄侈富”的意思世袭继承爵位所获得的福泽与俸禄可以供养子孙们世世代代享受富足、奢华的生活。
“车”,其繁体字为“车”,象形字,完好成型的字形见于甲骨文。甲骨文中形象地描绘了一辆古代的战车的样子——车为独辕两轮,辕的后端压在车厢下的车轴上。这样一个车轴连着两个车轮和车厢是较为简单的写法。当时其异体较多,有的字形完整地描绘出了车轮、车厢、车辕、车衡、车轭等部件,还有的字形画出了车轮旁的车匣。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由此可见不论古今,都是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辕前设横木,称之为“衡”,两侧设人字形轭(è),是系驾马的工具。马数一般为两匹,有的多至六匹。到了西周中晚期,其字形便省去辕、衡、轭、辖等附件,再将两个轮子高度简化,各用一小横来代表,于是便成了“车”的字形,之后的小篆、隶书、楷书乃至现代繁体字形“车”都沿袭了这种字形。
《说文解字》: “车,舆轮之总名也。”其本义为有轮子、靠牛马驱动的战斗工具。最初的车主要用于战争,可增强士兵的攻击力和防御力,在步兵对阵中具有优势。在古代文献中,战车的使用常常被提及在历史记载的战争场景中,战车是重要的作战装备。后来,车 的含义逐渐扩大,演变为一般的有轮子、靠牛马牵引的运输、交通工具;还包括利用轮轴旋转的机具,如纺车、水车、滑车等。
“驾” ,其繁体字为““驾”,”形声字,其起源可追溯至战国时期。其最初字形从 “马” 从 “加”;从马,表示与马相关;从加,既是声旁,也表示加物于马颈上的意思,合起来表示给马加上车轭。这体现了最初 “驾” 与马以及套马的动作紧密相关。《说文解字》: “驾,马在轭中。从马,加声。”其本义为把车套等加在马身上使其拉动。《诗经?小雅》: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描述的就是兵车已经套好马,准备出征的场景。
由把车套在马身上的动作,引申为操纵、驾驶交通工具。古代马夫赶马起程时喊"驱",让马加速时喊"驾!",而使马停住时就喊"驭!"。这就是之前的驾驶车的情形。驾 后来也指所驾的车,后来又特指帝王的车。古代天子出行,仪仗队规模不同,分为大驾、法驾、小驾等。客人来了我们常说的 “大驾光临” ,也是形容客人尊贵的谦辞,后来也可用于对帝王到来的尊称。由此还演变为对人的敬辞,如“劳驾”“挡驾” 等,用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或客气。
这里要说一下:驾是拉车的马,驾二马为骈;驾三马为骖;驾四马为驷,是速度最快的车,所以有成语"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因帝王车驾出行都配有仪仗,逶迤可达数里,故非普通的一车一驾可比。
“肥”,会意字,最早见于金文。金文字形为左肉右卪的组合,肉表示和人体相关,而“卪”(读 jié)奕斯伟跪姿人形,两者结合体现了与人及肉相关的含义。在小篆中,“肉” 和 “月” 的字形已经完全混淆。到隶书时,其字形变成了由“月”和“巴”组成的了。《说文解字》:“肥,多肉也。”肉不可过多, 故从卪。本义为脂肪多。后来主要用于形容动物的体态,表示动物身上的肉比较多、脂肪丰富。后来也用于形容衣服、鞋子等宽大等意思。由于动物的肥胖与土地的养分充足能促使植物生长茂盛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因此引申出了 肥沃 的含义,用来形容土地养分充足、适宜农作物生长。而能够促进生长的物质也称之为肥料。
“轻”, 形声字,最早见于战国文字。不论是战国秦云梦竹简的文字中,还是篆文中,其字形都是由“车”和“巠”(??)两部分组成;“车”字作这个字的形旁,表示与车有关;“巠”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意思是水流的主要通道,表示畅通无阻的意思;综合下来,其本义能够畅通无阻的车。这种车在重量上比较轻的车。《说文解字》解释说:“轻,轻车也。”段玉裁解释说,“轻”的本义是指一种车的名字,按用途它分有两种:一种是乘坐人的交通车,第二种是作战用的战车,也叫“驰车”。轻车是兵车的一种,古代盛行车战,因轻车轻捷而便于驰骋,就用以冲击敌阵,进行挑战。《孙子·作战》中说:“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这里的驰车就是指轻车,革车是指重车。意思是:凡要用兵打仗,一般来说,需要轻车千辆,重车千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