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供给便要把东西送给对应的人,所以又引申出交付、送与,让对方获得某样东西或某种待遇。这里读作“gěi”。还引申为让对方遭受某种情况,或代替某些动作。
“兵”,会意字,始见于甲骨文。从甲骨文的字形上看,“兵”字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半部是个“斤”字,在古代,“斤”字就是斧头,是一种非常锋利的武器;下半部是一个人的双手;组合起来就是双手握着锋利的武器。也有学者认为像双手挥斤斫木的样子。《荀子·议兵》:“兵不血刃,远迩来服。”由此可见,其本义就是指作战用的武器,也称兵器。手握兵器的人是参与作战的,所以“兵”又引申为战士、士兵的意思。后来又进一步引申为军队、军事、军种的意思。
“家给千兵”的意思是被封赏的大臣们家里可以根据律法的要求募养上千名家兵。这里的千兵也是一个虚数。按照古制,诸侯之国可以拥兵,大夫之家不能拥兵,但可以养私卒(或称家兵),这里说的“千兵”应理解为将相公卿建功立业后,帝王特意恩赐的卫兵。
两句综合下来的意思是大臣们因为功绩得到了巨大的封赏。每家都根据皇帝赐封的爵位,拥有大量的封地,还有上对应大量的侍卫武装。这也从一个侧面讲了这些大臣们为了国家的稳定繁荣做出了巨大的成就,同时国家对他们也给予了巨大的回报——赐予了大量的封地,也赐予了对应的卫兵对之进行保护。有功必赏,这也形成了一个团结和谐的场面,这也是国家繁荣富强的基石之一。
喜欢陪孩子共读千字文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陪孩子共读千字文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