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夏知州可真真是悔不当初,要是早知道朝廷会有这么大的动静,他就晚一点上报。
现在可好,原本可以一文不花的,硬生生的要掏出去一百多万,想想就跟要挖他心头肉似的疼得厉害。
过了好一会儿夏知州才缓过来,似是想起什么,猛地看向吴老三。
“三爷,你看这事有没有别的法子,你也知道庆安州现在是个什么样,就算以后水到了各地,庆安州的官道早已破败不堪,错过了这次机会,下次向朝廷申请修缮,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批。”
吴老三来庆安州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把大半个庆安州逛了个遍了,庆安州的官道着实是破败,比他们老家的还不如。
他也知道夏知州难做,但他能有什么法子,要有法子也是他儿子有,不过这事他绝对不会给儿子应承找麻烦,最多也就是在下次写信的时候提上一句,看看儿子那边能不能帮上忙,实在不能帮上那也就算了。
要不是以后还要跟他们打交道,吴老三还真懒得管。
“我想想有什么好的法子,不过事先我可说好了,要是想不出。”
吴老三话还没说完,夏知州就连忙打断他。
“三爷放心,不管有没有补救的法子,你的这份情,我夏某人承了,以后三爷在庆安州内遇到什么麻烦,都可来知州府找我夏某。”
夏知州也是个上道的,现在连本官也不称呼了,姿态可以说放得极低,连夏知州都这样了,旁边来做陪的杨知府更是只有给二人倒酒份,做的还格外的顺溜,一点都没觉得他堂堂一个知府,给一个商人倒酒有什么不对。
现在夏知州跟杨知府是确定了吴老三身后有人,而且那人本事还不小,竟然能够左右皇上的决定。
总之今天的一顿饭,吃得是宾主尽欢。
等吴老三回到现在住的院子,这是一座三进的院落,但现在后面两进院子都是空置着的,只有前院住着人,他们五人再加上来了之后买采买的五个下人。
十个人住在前院,也显得前院空荡荡的。
好歹吴老三现在也是顶着个富商的名头,出入都是锦衣华服,老是住在客栈也不成样子,商量之后,便在九泉府买了这栋三进的大宅子,这样才能配得上他富商的身份。
宅子也只是前院有人住,后两进都是闲置着,根本就没有用。
回到宅子里,吴老三就开始提笔写信,他得给儿子说一说,现在秧苗已经陆陆续续开始栽上的事,然后再说说今天夏知州来找他打探。
而他也答应帮忙想想法子,让儿子那边若是有法子的话就帮一帮,没法子也就算了,给他回个话就行。
京都城内,吴府,自从上次给他爹回信之后,吴维就一直在想着庆安州的事,皇上想从夏知州手上把买田银子抠出来。
他预想到夏知州必定会想起找他爹帮忙想想法子,所以信一寄出去,吴维就在想有什么好的法子,能让皇帝把人工河打通整个庆安州,而且不让夏知州动用那笔银钱。
在信上吴维听他爹说过,夏知州想用得来的一百多万两修缮各处的官道。
按照吴维的意思,庆安州以后就是他的产粮大州,现在夏知州想修缮庆安州的官道,那就是在替他做事,他当然是要帮的。
有了。
近日,京都城街上百姓们都在传皇上是一代明君,他这一举措救的不仅仅是庆安州的百姓,还有柳江附近居住百姓们也是受益者。
总之就是把皇帝大夸特夸,更有传言,现在朝廷派出去的舆书已经在庆安州各地勘测完成,庆安州的百姓们也对皇帝感恩戴德。
方案是甄志丙提出的没错,但他把两位方士给派出去之后,自个却留在了京城。
照他的话说,他要留在后方协调,若有哪里不足需要跟各部联系的,他待在京都城更有用。
而前方有两位方士带着人勘测,沿途随皇上派去的人广招力夫开凿,他相信皇上,也相信皇上派出去的人根本就不需要他操心。
甄志丙都这么说了,别人也不好说什么。
这天,甄志丙又收到了南小王爷让人给他送的信,信中就提到了庆安州人工河的进度。
甄志丙在京都城统筹后方,他自然是知道派出去的人,只勘测到了庆安州与俞州接洽的九泉府。
至于皇上那边让先暂缓一下庆安州的勘测,他觉得应该是户部银钱吃紧,皇上想先把庆安州以外的主河道打通,再来说庆安州以内。
只是现在收到信看了之后,甄志丙才明白皇上的意图,不由想翻白眼。
一百多万两银子在他们眼中虽然多,但是对于皇上来说,一百多万两跟他们的十万两没多大区别,有那个必要吗。
既然要把事办好,那就从始到终,你这冷不丁来一下,那不是让庆安州的百姓埋怨。
不过对方是皇上,甄志丙也只能是在心里吐槽几句,跟别人那是半个字都不敢提。
南小王爷在信中说了让他帮忙,这点小忙甄志丙自然会帮,所以在第二天早朝上,甄志丙就站了出来。
“皇上,据臣派去的人得来的消息,今年庆安州的春耕已经全部完成,秧苗也栽了一大半,估计用不了十天,整个庆安州便是绿油油一片。
臣还听手下的人来信说,庆安州的百姓对皇上您歌功颂德,称皇上是一代明君。”
总之,甄志丙按照信上的意思,对皇上是大夸特夸,当中没有说自己一句好,只把皇上夸的是天上有地下无,反正也就是费点口水的事。
站在旁边的吴维,听着皇上的夸赞心中暗自好笑,这甄大人还有点意思。
吴维想到的法子,无非就是给皇帝戴高帽,庆安州那边他已经加急给他爹去了一封信,让他爹立马就让夏知洲把那笔银钱给花出去。
到时候若是皇上问起,反正他又没明说这些银子是用来开凿人工河。
到时候夏知州拿不出银子,皇上这边若不开凿,那他也对不起现在自个儿给他戴的高帽。
喜欢穿越古代,艺术生的科举之路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穿越古代,艺术生的科举之路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