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征和郝向南都在学校等着她,看到姜宁回来,陆征第一个迎上前,关切地问:“宁宁,怎么样?”
姜宁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很顺利,收获特别大!”
郝向南迫不及待地问:“姜宁姐,快给我们讲讲,领导都和你说了啥?”
姜宁笑着把和领导交谈的过程简单说了一遍。
几人一边说着一边往回走。
姜宁望着远方,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经过这次经济发展研讨大会,她更加明确了自己的方向。
也许她该感谢,感谢老天爷让她回到这个时代。
这是华国经济起飞的起点,而她也将从这里出发,会写一篇属于她的辉煌的文章。
听说,那次会议结束之后,大领导带着几位重要的领导人出国考察去了。
后来又听说,他们回来后再次开了一个小范围的经济会议。
统一了思想以后,同年的年底,召开了那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会议。
我们的领导人尝试对国内的经济体制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并试图将我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转移到市场经济上。
(以上的资料,基本都是小人从网上搜来的。小人政治课学的不太好,大家凑合看吧!嘿嘿。)
这一天,姜宁高兴的恨不能仰天大笑几声,她终于可以正大光明的做生意了。
姜宁深知,这一变革对于国家和自己而言,都意味着全新的开始。
学校里,经济系的同学们也在热议着这场变革,不同的声音交织在一起。
“就这么高兴?”陆征看着姜宁从走出学校,这嘴就没有闭上过。
姜宁冲他眨眨眼,“我当然高兴了,今晚必须吃点好的庆祝一下。我们去吃火锅,我请客。”
这个年代并不缺少聪明人,那天她无意中路过一条小巷子,发现竟然有人在这开了一家火锅店。
陆征欣然答应:“好啊,难得你这么有兴致,那今晚就好好吃一顿。”
人来到那家火锅店,店内环境简单朴素,但弥漫着的浓郁火锅香气却十分诱人。
姜宁和陆征找了个空位坐下,点了店里的招牌锅底和一些爱吃的涮菜。
等待上菜的间隙,姜宁看着周围热闹的场景,感慨道:“陆征,你看这小小的火锅店,虽然简陋,却充满了人间烟火气。以后啊,这样的店肯定会越来越多。”
陆征笑着点头:“是啊,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了,人们的生活肯定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会有更多的机会和可能。”
不一会儿,热气腾腾的火锅和菜品就被端了上来。
姜宁迫不及待地将食材放入锅中,看着它们在翻滚的汤里上下起伏,心中满是喜悦。
这一顿火锅吃得畅快淋漓,两人边吃边聊。
吃过火锅后,姜宁和陆征漫步在校园里。
月光洒在他们身上,周围静谧而美好。
姜宁深吸一口夜晚清新的空气,说道:“陆征,我想做点实际的事情,趁着现在经济改革的浪潮,我不想只停留在理论和想法上。”
陆征看向姜宁,眼中满是信任和支持:“你想做什么,我都支持你。你有什么具体的打算吗?”
姜宁思索片刻后说道:“我想从一些小的商业项目做起,比如开一家小小的文具店。现在学校里的文具种类单一,质量也不是很好,如果能开一家货品丰富、质量不错的文具店,应该会很受欢迎。而且,这也算是积累商业经验的第一步。”
文具店不像卖吃的,不需要起早贪黑,也没有那么麻烦复杂。
她现在主要的精力还在上学,所以找个省心的营生是最好的。
陆征点头表示赞同:“这个想法不错,既贴近学生的需求,风险相对也较小。不过开店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选址、进货到经营管理,都有很多事情要做。”
姜宁自信满满:“我知道,但我不怕困难。就是这个看店的人,恐怕要好好找找。毕竟我们平时还要上课的。”
“你要是想找个看店的人,我这倒是有个人选推荐。”陆征想了下说道。
“嗯?谁?”姜宁疑惑的看向他。
“这人你也认识,就是侯嘉。自从我们都来了京市以后,他们就在那里待不住了,之前还给我写信说想来京市找我。”陆征笑着说道。
侯嘉之前跟姜宁也算熟悉,当初他们倒卖猎物的时候,还是侯嘉他们负责出手的。
“行。你让他来吧!”姜宁痛快的说道。“侯嘉要是过来,顺便让他去顺利大队一趟,把我们的东西捎过来吧!”
当初为了调查姜宁高考成绩的事,他们走的匆忙,很多东西没来得及拿,正好让他一起捎过来。
说到侯嘉,姜宁倒是想起来,她好像一直没收到吴霞的回信。
因为她成绩的事不确定,所以没有联系吴霞那边,等她在京市大学安顿下来,她才将这个好消息写信告诉了吴霞。
可她到现在都没收到吴霞的回信,也不知道是不是吴霞已经考上大学走了,没有收到她的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