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时年借机道:“嗯,如果苏总的这波投资见了成效,我想鼓励青林镇的人民更多的搞种植业。”
焦阳道:“就种植蓝莓葡萄?”
贺时年道:“先搞蓝莓葡萄三七草乌等种植,等这些见了规模,达到了一定产量。”
“我想推荐种植树木,发展经济林种植。”
焦阳有些惊讶,问道:“为什么要搞经济林?”
贺时年坦然道:“青林镇是矿业大镇,过去的这些年矿业开采对环境造成了不可逆的破坏,尤其是石矿的开采。”
“这是发展中形成的问题,有历史性,也是先辈们的决策,我不便过多评论。”
“但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是饮鸩止渴,终究是走不远的。”
“种植经济林,既可以缓解修复对环境的破坏,也可以满足经济需求。”
焦阳点了点头,眼中露出了认可的光芒,但藏得极好。
“看来贺书记对青林镇的发展,确实有着长远科学的规划。”
贺时年道:“青林镇地处北回归线附近,阳光日照充足,又有丰富的土地资源。”
“不管是搞农业种植,还是搞经济林种植应该都没问题。”
焦阳道:“从这点来看,贺书记的眼光还是不错的,至少看得清看得准,脑袋也是清醒的。”
“你没有为了个人晋升,追求显眼的,看得见的政绩。”
“而是因地制宜,将老百姓的利益放在心里,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相结合。”
“从这点而言,你是一个有想法有计划的官员。”
贺时年笑道:“焦老师突然如此赞誉,多少让我有些受宠若惊呀!”
“贺书记调查了解过了吗?青林镇适合种植什么树木?”
贺时年道:“只能算初步了解,青林镇的土质山地适合种植沙树,铁叶木。”
“这两种树种的市场需求比较大,多用于家居建材。并且长势快,经济见效也就五年左右。”
焦阳点头道:“贺书记能如此说,足见从工作的角度你是个好官。但个人的问题也要注意呀!”
贺时年脸色一红,焦阳这句话映射的是那天乔一娜来闹的事。
“让焦老师和楚老师见笑了,我确实没有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
“哪怕这件事证明我是被冤枉的,但毕竟是因为我个人处理不当引起,我应该深刻反思总结。”
焦阳点点头道:“贺书记没有为自己辩解,坦然承认。仅此一点,就让人刮目相看呀。”
“这几天我也观察并查了相关资料,青林镇发展种植业确实是很好的思路。”
“但具体落实下去,不但需要决心,更需要勇气。”
贺时年道:“青林镇的决策不会有问题,至少我任职期间如此。”
几人说着,三潭村已经到了。
这里的弯梁大凹口,四面环山,中间凹陷,地势呈现数十米落差,在边上是一条土路。
焦阳和楚星瑶等人下车。
环视了一圈,又走近抓起周边的土看了看,揉了揉。
是砂质土,稳固程度相比红泥土好得多。
几人绕着边上走了几百米,焦阳一句话都没有说。
但贺时年已经从她的目光中看到了认可。
对这里建设水库,修建大坝可能性的认可。
停留了半个多小时,几人都被寒风吹得有些鼻子泛红。
上了车,焦阳道:“贺书记,我这人说话比较直,你别介意。”
贺时年笑道:“焦老师是坦诚和直率,我就喜欢和你这样的人打交道。”
焦阳并未回应这句话。
“第一次见面,你让蕴秋牵线,让星瑶将我约出来一起吃饭我就在观察你这个人。”
“说实话,我个人是比较反感走亲人路线的,我父母也不喜欢。”
贺时年心里咯噔一下,面色却丝毫不变。
“不过,星瑶和我是好姐妹,蕴秋又是星瑶的姐姐,所以她俩的账我必须买。”
贺时年目光下意识看向一直不曾说话的楚星瑶。
她的目光依旧注视窗外,不喜不悲,嘴角似笑非笑。
或许在楚星瑶看来,要不是为了吴蕴秋,她不会违背内心去牵这种线。
也不会带着焦阳来特意来一次青林镇。
不可否认,楚星瑶带着焦阳下来。
有一部分原因是为了做学术研究。
但贺时年却知道,另外有一部分原因是为了他贺时年。
不。
应该说是为了给吴蕴秋一个交代。
毕竟,搞学术研究,可以去的地方很多。
又何必大老远来青林镇呢?
焦阳继续说道:“青林镇的情况我已经了解,水库的选址我也看了。”
“不可否则,600万立方的选址,这里确实不错。”
“青林镇的实际情况以及水库建设的紧迫性,我可以和我妈说一声。”
“但成与不成我不敢保证,贺书记要有心理准备。”
贺时年心里狂喜,但依旧控制着激动。
“焦老师,有你这句话我就万谢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