蹇叔深知秦军此次出征的危险性,他极力劝阻秦穆公,指出长途奔袭,师出无名,且易被敌军察觉,必然会遭遇埋伏。他痛心疾首地说:“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然而,秦穆公一心想着成就霸业,听不进蹇叔的劝谏,坚持派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位将领率军出征。
蹇叔无奈之下,只能在秦军出征时,痛哭流涕地为将士们送行。他对孟明视等人说:“晋人御师必于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正如蹇叔所料,秦军在回国途中,行至崤山时,遭到晋军的伏击。晋军居高临下,秦军毫无防备,顿时陷入混乱,全军覆没。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位将领也被晋军俘虏。崤山之战的惨败,让秦穆公追悔莫及,他深刻认识到了蹇叔的深谋远虑,从此更加敬重蹇叔,对他的建议言听计从。
第五节:辅政晚年 传承智慧
崤山之战后,蹇叔并没有因秦军的失败而气馁,反而更加坚定了辅佐秦穆公成就霸业的决心。他与百里奚一起,协助秦穆公总结经验教训,重新整顿军队,加强军事训练,提升秦军的战斗力。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蹇叔继续为秦国的发展出谋划策。他主张秦国暂时放弃东进的策略,转而向西发展,开拓疆土。秦穆公采纳了他的建议,派孟明视等人率军西征。在蹇叔的精心谋划下,秦军在西征中取得了辉煌的战果,征服了西戎十二国,开辟土地千里,使秦国的势力得到了极大的扩张,成为了西方的强国。
蹇叔在辅政的晚年,不仅致力于秦国的发展,还注重培养年轻一代的人才。他经常与秦国的年轻将领和官员交流,将自己的治国理政经验和军事智慧传授给他们。他教导年轻人要懂得审时度势,不可盲目冲动;要以民为本,关心百姓的疾苦;要忠诚于国家,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蹇叔的一生,为秦国的崛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智慧、谋略和忠诚,成为了秦国宝贵的财富。在他的辅佐下,秦国逐渐走向强大,为日后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蹇叔去世后,秦国百姓悲痛万分,对他的功绩铭记于心。他的故事在秦国流传千古,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秦人为国家的兴盛而不懈努力。
金句分享:
“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军队的一举一动,郑国必定会知道。军队辛勤劳苦而一无所得,一定会产生叛逆念头。再说行军千里,有谁不知道呢?
喜欢古今名人记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古今名人记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