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成本效益原则
在进行风险把控时,要权衡风险控制所投入的成本与预期获得的效益之间的关系,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不能为了追求绝对的零风险而投入过多的资源,导致成本过高,得不偿失;也不能忽视风险,因小失大,造成严重的损失。
比如一家小型电商企业在考虑物流配送风险时,若选择与价格高昂但服务极其稳定的大型物流企业合作,虽然能极大降低货物丢失、延误等风险,但可能会因物流成本过高压缩利润空间,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相反,若只选择价格低廉但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的小物流商,虽然节省了成本,但可能频繁遭遇客户投诉,损失口碑和市场份额。所以,要通过精确的风险评估和成本效益分析,找到一个平衡点,选择合适的风险控制措施,既能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又能保证决策在经济上是合理可行的。
五、风险识别与评估方法
(一)风险识别方法
1. 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在风险识别中同样适用,它通过召集相关人员,鼓励大家畅所欲言,提出各种可能存在的风险点。这种方法能够充分激发团队成员的思维,挖掘出不同视角下的潜在风险。
例如,在策划一场大型线下活动时,组织活动策划团队、执行团队、场地管理方以及相关供应商等人员一起进行头脑风暴。有人可能会提出天气变化影响户外活动开展的风险,有人会想到现场设备突发故障导致活动中断的风险,还有人会提及嘉宾临时缺席、观众参与度不高等风险。将这些大家想到的风险一一记录下来,形成一个较为全面的风险清单,作为后续进一步分析和应对的基础。
2. 流程图法
利用流程图将决策涉及的业务流程或项目流程清晰地描绘出来,然后沿着流程的各个环节去分析可能出现的风险。这种方法有助于直观地发现流程中的薄弱点和风险高发区域。
以新产品研发流程为例,绘制从市场调研、产品概念设计、研发、测试到上市推广等各个阶段的流程图。在市场调研阶段,可能存在调研样本不具代表性、调研数据不准确的风险;在研发环节,可能出现技术难题无法攻克、研发进度滞后的风险;在上市推广时,可能面临市场反应不佳、竞争对手打压等风险。通过流程图对整个研发过程进行梳理,能精准定位不同阶段的风险所在,便于针对性地采取预防和应对措施。
3. 检查表法
检查表法是基于过往的经验、行业标准以及相关法规等,制定出一份包含各类常见风险项目的检查表,对照检查表来逐一排查决策事项中是否存在相应风险。
比如在企业进行财务决策时,检查表中可以列出诸如资金流动性风险、汇率波动风险(针对有涉外业务的企业)、财务报表造假风险、应收账款回收风险等项目。在做具体决策时,如投资一个新的项目或者拓展海外市场,按照检查表的内容去核对,看是否涉及这些风险,若涉及则进一步深入分析其可能性和影响程度。检查表法操作简便,能确保不遗漏一些常规性的风险,但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更新完善检查表内容,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4. 情景分析法
情景分析法是设想不同的未来情景,分析在这些情景下可能出现的风险情况。通常会设定乐观、中性、悲观等几种不同的情景假设,以此来全面评估风险的范围和影响程度。
例如,一家旅游企业在规划下一年度的业务发展时,乐观情景下,旅游市场需求旺盛,政策支持力度大,企业顺利开拓新的热门旅游线路,游客数量大幅增长;中性情景下,市场保持相对稳定,企业按常规业务模式运营,维持现有市场份额;悲观情景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者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导致旅游市场遇冷,游客锐减。针对这三种情景,分析企业在资金流、人员安排、市场营销等方面可能面临的风险,如在悲观情景下,可能出现资金周转困难、员工闲置需要裁员等风险。通过情景分析法,企业能提前做好应对不同情况的预案,增强应对风险的弹性。
(二)风险评估方法
1. 定性评估法
定性评估法主要是通过主观的判断、经验以及对风险性质的描述来评估风险的大小。通常会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高、中、低)和影响程度(严重、较大、一般、轻微)两个维度进行定性描述。
比如在评估一个营销活动方案的风险时,若该活动依赖于一位知名网红的参与来吸引流量,那么网红临时爽约的风险发生可能性可以判定为“中”,而一旦发生,对活动效果的影响程度则为“严重”,综合来看,这一风险就是需要重点关注和提前防范的。定性评估法简单易行,在缺乏精确数据的情况下也能快速对风险进行大致判断,但相对来说主观性较强,不同评估人员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