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应对干扰因素
1. 外部干扰的处理
外部干扰主要来自于工作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如同事的打扰、频繁的会议、电话铃声、社交媒体的消息提醒等。对于同事的打扰,可以采用一些委婉的方式告知对方自己正在忙,比如在办公桌上放置一个“请勿打扰”的标识牌,或者在聊天软件上设置忙碌状态并说明自己大概多久之后有空;对于不必要的会议,可以与组织者沟通,判断是否真的需要自己参加,能不参加的尽量推脱;关闭手机和电脑上与工作无关的消息提醒,集中精力在工作时间段内处理重要事务,避免被外界信息频繁打断。
2. 内部干扰的应对
内部干扰更多源于自己内心的杂念、情绪波动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例如,在工作时脑子里总是想着其他生活琐事,或者因为前一天没休息好导致精神状态不佳,难以专注于工作内容。针对这些情况,可以通过一些放松和调节的方法来应对,如在工作前进行简单的冥想,排除杂念,让自己的思绪平静下来;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采用番茄工作法,将工作时间划分为以25分钟为一个单位的时间段,每个时间段之间休息5分钟,在工作时段内专注工作,通过这种有节奏的工作方式提高注意力和工作效率。
(三)避免多任务并行
1. 认识多任务并行的弊端
很多人认为同时处理多个任务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殊不知多任务并行往往会适得其反。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在不同任务之间频繁切换会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任务的重新聚焦和调整思维上,导致每个任务的完成质量下降,整体工作效率也大打折扣。例如,一边写报告一边回复邮件,写报告时思路可能会被回复邮件的内容打断,回复邮件时又需要重新回忆报告的思路,这样不仅报告写得慢,邮件回复也可能不够准确和周全。
2. 专注于单项任务完成
为了提高效率,应当尽量避免多任务并行,而是专注于一项任务的完成,在完成一项任务后再开始下一项。可以按照之前设定的任务优先级顺序,逐个攻克任务,在处理每个任务时,将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上面,排除一切干扰因素,像进入一个“沉浸式”的工作状态,这样往往能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务,节省时间的同时也能保证工作质量。
五、利用有效的时间管理工具
(一)传统时间管理工具
1. 纸质笔记本与日历
纸质笔记本是一种简单而实用的时间管理工具,我们可以将每天的工作任务、待办事项、重要的会议安排等记录下来,随时翻阅查看,还可以通过划掉已完成的任务来获得一种成就感,激励自己继续完成其他任务。日历则更适合用于规划长期的工作计划和重要的时间节点,比如标记项目的开始和结束日期、节假日、重要的业务活动等,通过日历能够一目了然地看到整个时间段内的工作布局,方便提前做好准备和安排。
例如,每天上班前打开纸质笔记本,将当天需要完成的任务按照优先级顺序罗列出来,每完成一项就划掉一项;同时,在日历上提前标注好下个月需要参加的行业研讨会、项目汇报的时间等,确保不会错过重要的活动和任务截止日期。
2. 便签纸与任务清单
便签纸具有灵活性强的特点,可以将单个的任务或者临时想起的重要事项写在便签纸上,然后贴在显眼的位置,如电脑显示器边缘、办公桌前的墙上等,起到提醒自己的作用。任务清单则是将所有需要完成的任务汇总在一起,清晰地列出任务内容、优先级、预计完成时间等信息,方便我们对任务进行整体把控和排序。
比如,当接到一个紧急任务时,马上写在便签纸上贴在最容易看到的地方,确保不会因为忙碌而忘记;每周一制定一份本周的任务清单,按照重要性和紧急程度进行排序,每天对照任务清单来安排工作,让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二)电子时间管理工具
1. 日程管理软件
市面上有许多功能强大的日程管理软件,如微软的Outlook、苹果的日历应用以及国内的朝夕日历、优效日历等。这些软件不仅可以方便地设置日程安排,还能设置提醒功能,通过声音、弹窗等方式提醒我们即将到来的任务和活动,避免遗忘。同时,它们大多支持多设备同步,我们可以在手机、电脑、平板等不同设备上随时随地查看和管理自己的日程,确保信息的一致性和及时性。
例如,使用朝夕日历软件,将每天的工作会议、拜访客户、撰写报告等任务都添加到日程中,设置好提前15分钟的提醒,这样即使在忙碌的工作中也不会错过重要的安排,而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日程,如遇到会议推迟或者取消,能及时更新,保证整个时间规划的有序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