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工部在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之后,
趁着全体会议,紧跟着规划起来了关于空间望远镜和物理体系探索项目的相关安排。
此时还按部就班、各司其职的中科院,显然慢了半拍。
当然,慢也不能怪他们。
中科院的权限比不了科工部,
科工部是领导,可以一拍脑袋说干就干,
中科院是下属,还有“业绩”要求,
每年的科研成果总结,是院里挥之不去的梦魇。
昨天熬到凌晨一两点的胡安,此时靠在椅子上,思索着什么。
对于顾然的工作安排,
不出意外的话,院里还是要遵循着“吃草挤奶”的标准来考量,
那目前能预见成果的也就是钫碎片了。
而钫碎片的研究和基础材料实验室的相关规划,
因为赵恒的积极推进,方案已经基本敲定,
所以院里也就没有什么讨论的必要了。
也就是说,
理论上拥有无限可能的顾然,在中科院这儿直接坍缩成了一个确定结果。
这让胡安越想越气,
他能感觉出来,顾然身上充满着宝藏,
可惜全都便宜科工部那群人了。
……
【中科院看成果,科工部看未来】
这是科工部成立之初的口号。
无论什么时候,只要胡安一想到这句话,心中就五味杂陈。
他仍记得在当初创建科工部的决策下达的时候,领导对他说的话——
“一代又一代人的付出和努力,成了你们心中最沉重的负担,所以冒险和激进也就被边缘化了。”
“这不是你的错,也不是院里的错。”
“因为国家需要这些冒险和激进,所以这是创建科工部的初衷。”
“你不要多想,你可以认为他是从院里划出来的一块试验田。”
胡安当时也确实没有多想,
因为他也知道院里存在的问题,
按理来说,这些问题理应是身为院长的他来解决的,但他没有这个能力,
所以领导提出组建科工部的时候,他还感觉挺愧对领导的。
但是,
这份愧疚还没过去两年就烟消云散了。
不是说好试验田?
怎么试验着试验着,直接骑到了头上?
短短几年时间,
科工部一个研究院规模的小机构,一跃成为了和军事、农业、财政平级的重要单位,
直接成了中科院的顶头上司。
耻辱,
天大的耻辱。
胡安拿起手机,在内容乱七八糟的抖音上,搜索查看着关于顾然的消息。
重振中科院荣光,顾然义不容辞。
他必须认真的考虑一下,这是否是中科院最后一次翻身的机会了。
……
此时的互联网上,
关于丑国的网络洪水行动和顾然昨天的直播内容分析,
还在疯狂传播,
作为当下最大的热点,无数营销号自然趋之若鹜。
这些营销号别的不行,但是调动情绪这一块的确没什么说的。
每一个标题都足够吸引无数人围观。
【他凭一己之力,被丑帝制裁!】
【昨夜,中文互联网为他陪葬!】
【到底是谁,震惊全丑国!】
【强的可怕,学历反向造假第一人!】
胡安,一个一年几乎刷不了十次抖音的人,
这会儿上头的刷着一个又一个视频。
这感觉就像是快递买了一件心爱之物,在等着物流送到手上之前,迫不及待的想要在网上看到关于他的所有赞美之词。
但当看到又一个营销号话题之后,也是陷入了沉思——
【直播的目的,我国一场鲜为人知的计划】
这么有噱头的话题,很难不让人好奇,
当然,
营销号的管理,嘴里蹦不出半句实话。
什么计划肯定是假的。
但是衍生出来的一个问题,让胡安不由得思索了起来。
本就是公众人物的顾然,经过丑国这一闹腾直接家喻户晓了。
以顾然现在的关注度,已经不存在悄咪咪的进入中科院和科工部打黑工的可能了。
至于之前担心的什么风言风语,
他现在已经没有半点担忧。
学者分为几类,
一类是杰青、优青、长江学者和一众高等教育的教授专家。
一类是院士,
还有一类是丑国认证。
前两类你只要愿意挤,总是有水分的。
但最后那一类,那就是实打实的牛人了。
而现在的顾然脑袋上就顶着【丑帝认证】的标签,
所以他进入中科院也算是罪有应得……呸,众望所归了。
所以胡安开始思考起了一件事——
还有没有必要让顾然继续直播。
从他的角度出发,肯定是没有必要,
一个学术天才,不好好搞科研去搞直播,这有些过于暴殄天物。
更重要的是,他也见识过顾然的睡眠状态,
直播三个小时,就意味着要多睡六个小时来弥补。
一来一回九个小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