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钟情在一旁,默默观察了眼李韵颜,见她衣着华美,妆容精致,可依旧掩盖不了眼底的疲惫,尤其是在萧妤温柔抚摸肚子的时候,李韵颜眼中的落寞显而易见。
这让谢钟情想到了,东宫里,李韵颜的侍女怀的那个孩子,算算,也该有八个月左右了吧,没多久就该临盆了,只是不知,到那时,陇西李氏又该有何动作?
李韵颜仔细询问过萧妤的身子后,开始与谢钟情谈话。
“钟情,这次的刺杀又是怎么回事?”
听了李韵颜的疑问,谢钟情转头瞧了她一眼,只见李韵颜的美眸中充满了疑惑,那疑惑之色显然并非假装,而是真的对此事一无所知。
谢钟情见状,轻轻摇了摇头,缓声道:“我对此事也不甚清楚,目前只能寄希望于英王和王氏能够查出些端倪了。”
与此同时,谢钟情的心中暗自思忖着,既然李韵颜对此事毫不知情,那么此事的始作俑者恐怕就不是太子,或者说,即便太子与此事有关,他也并未将实情告知李韵颜。
李韵颜听了谢钟情的话后,心中的怒火瞬间被点燃,她忍不住破口大骂道:“这些刺客实在是太可恶了!亏得阿妤的孩子最终保住了,若是稍有差池,我真恨不得将这群歹人碎尸万段!”
谢钟情看着李韵颜如此愤怒的模样,嘴角不由得泛起一丝微笑,安慰道:“韵颜,你不必过于担忧,毕竟还有琅琊王氏在呢,他们一定会为阿妤讨回一个公道的!”
要知道,萧妤腹中所怀的可是王五郎的第一个孩子,如今却遭此大罪,琅琊王氏又岂能不怒?
“是啊,”萧妤也强打精神,虚虚笑着说道,“韵颜,你尽管放心便是,我不仅有夫家琅琊王氏撑腰,还有母家兰陵萧氏作为后盾,这群人绝对不会有好果子吃的!”
然而,每当回想起当时那惊心动魄的一幕,萧妤的心中就充满了愤恨。
她可是差点的被害没了孩子,能不恨吗?
三人又闲聊了一会儿,眼看着太阳渐渐西沉,天色也逐渐暗了下来,李韵颜见状,便起身向二人告辞,回东宫了。
待李韵颜的身影消失在视线中后,谢钟情并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又在原地坐了一会儿,陪萧妤说说话。
过了好一会儿,她才缓缓站起身来,整了整衣袖,带上婢女回了谢府。
她径直朝自己的院子走去,路上问芙儿:“芙儿,英王那边可有什么消息传来?”
芙儿赶忙躬身回答道:“回女郎的话,英王目前正在全力追查那些刺客,暂时还没有什么新的消息传来。”
谢钟情听完,微微颔首,表示知道了,便也不再多问,继续朝着自己的院子走去。
不一会儿,谢钟情就回到了自己的潇湘院。
她走进房间,在榻上坐了下来,然后闭上眼睛,开始整理这两天发生的事情。
这两天,她一直忧心萧妤的安危,根本无法静下心来思考当日的情况。
如今萧妤已经脱离了危险,谢钟情总算是可以稍稍松一口气,开始认真地梳理目前的状况了。
回想起当时的情景,谢钟情的眉头微微皱起。
她总觉得有些不对劲,那些刺客在包围她们的马车时,似乎并不是主要目标,而更像是顺带为之。
真正的重点,还是在英王身上。
这她都能理解,因为她们是无关人员。
那么晋离亥呢?
他可是皇族之人啊!既然要行刺皇族,自然应当将他也一并除掉才对。
“楚王现在情况怎样?这次行刺事件是否对他造成了影响?”谢钟情满脸忧虑又疑惑地问道。
“女郎放心,楚王殿下虽然受到了一些惊吓,但并无大碍。”
“仅仅是惊吓而已吗?没受伤?”谢钟情微愕。
无大碍?
看来刺客没刺杀他,这就值得深思了......
话又说回来,若没受伤,那他一个大男人还什么受惊?
“女郎有所不知,当时的情况十分危急。英王的亲卫们虽勇猛无比,以一当十,但那些刺客也绝非等闲之辈,双方一时之间竟然难分胜负。
后来,王氏、谢氏以及禁防军的人纷纷赶来增援,才使得局势逐渐稳定下来,打得刺客节节败退。然而,就在刺客们准备逃窜之际,他们竟挟持了楚王殿下作为人质!”
谢钟情闻言,心中猛地一紧,脸色变得异常凝重。
原来如此!
芙儿继续道:“有了楚王为人质,其他人都投鼠忌器,不敢轻举妄动,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刺客们逃脱了大半。最后,还是英王殿下果断出手,一箭射杀了那名挟持楚王的刺客,这才成功救下了楚王。”
谢钟情咋舌,“那他确实受惊了。”
是她误会晋离亥了,他也不容易,拖着个病体被挟持,能不惊吓吗?
所以,那些刺客不是他派来的?
如此,那大晋内,还有谁与英王不对付?
沉思良久,谢钟情又道:“你吃持续关注刺客的消息,有什么最新消息记得告诉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