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又有几位医师匆匆赶来,他们一同围在萧妤身旁,仔细观察着她的症状,相互低声商议着治疗方案。
经过一番紧张的施针救治,萧妤的情况总算暂时稳定了下来。
“女郎。”芙儿好不容易在一片混乱中挤到谢钟情身边,她紧紧扶住谢钟情,满脸忧虑地说道,“女郎,我们还是先回府去换身衣裳吧。”
然而,谢钟情的目光却始终停留在床上那昏迷不醒的萧妤身上,她忧心忡忡,实在放心不下。
这时,王大娘子转过头来,安慰道:“谢女郎,你就放心先回去吧,这里有我们照看着五娣妇,定会保她和孩子平安无事的。”
此刻,萧妤床边已经挤满了人,府里所有的医师都悉数到场,大家齐心协力,共同想办法保住萧妤腹中的孩子。
见状,谢钟情自知也帮不上忙,还不如先回谢府,叫他们府上的府医也来瞧瞧,于是便与芙儿一同回去了。
等她到了谢府时,仆人早已将情况告知了苏氏,苏氏听闻自己的女儿又遭遇了刺杀,心中的担忧不止,尤其是当她亲眼看到女儿归来时,衣服上沾满了触目惊心的血迹,她的心脏几乎都要跳出嗓子眼儿了,生怕谢钟情受到了重伤。
就在苏氏急红眼的时候,谢钟情赶忙扶住她,并柔声安慰道:“阿母,您别担心,这些血并不是我的。”
听到这句话,苏氏高悬的心才稍稍落回了原处,但紧接着,谢钟情的下一句话却又让她的心情跌入了谷底:“这是阿妤的血,她怀了孩子,遇刺受惊后见红了。”
苏氏闻言,她瞪大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谢钟情,声音都有些颤抖道:“这么多血?那孩子恐怕......很难保住了吧。”
萧妤自幼与谢钟情交好,苏氏对这孩子印象不错,算是个熟稔的小辈,如今听闻此噩耗,心里也担忧。
谢钟情小脸紧紧皱起,满脸忧虑道:“阿母,您的商会里不是有一位医术高明的医仙吗?您快去请她来给萧妤医治吧。”
苏氏点头应道:“可。”
说罢,她转头看向身边的锦妪,示意她快去叫人。
锦妪领命后,匆匆退下。
苏氏这才稍稍松了口气,她转身将与自己一般高的谢钟情紧紧地揽入怀中,仿佛要将她揉进自己的身体里一般,心有余悸地说道:“阿鸾,你没事就好......”
谢钟情还是很担心,闷闷道:“阿母,不知英王如何了?”
她们走了,留英王遇险,也不知援兵及时赶到没......
“阿鸾放心吧,英王肯定没事的,他吉人自有天相,你且乖乖在府上等消息就是。”
也只能如此了。
谢钟情回到自己的潇湘院后,立即沐浴更衣,弄完后她坐在窗边,静静思考着刚才发生的事情。
她已吩咐芙儿要密切留意英王那边的消息。
谢钟情心中暗自琢磨,到底是何方神圣如此大胆,竟然敢对英王下此毒手。
她脑海中迅速闪过各种可能的情况,目前来看,有两种可能性最大。
其一,可能是鲜卑人。毕竟英王刚刚从那边的战场归来,也许是鲜卑人对他怀恨在心,想要借机报复。
其二,也有可能是大晋自己人,而且极有可能与夺嫡之争有关。因为官家的病情突然加重,恐怕有人担心这边会出乱子,所以才秘密将英王召回京城,以稳定局势。
而英王刚一亮明身份,刺客就立刻出现了,这时间点实在是太巧合了!
然而,这些都只是谢钟情的猜测,目前还没有确凿的证据。
正当谢钟情苦苦思索之际,芙儿匆匆跑了进来,向她禀报了最新的消息:“女郎,女郎,您不必担心,英王殿下平安无事!不过,他身边的暮苍将军受了重伤!”
听到这个消息,谢钟情心中稍安,但随即又追问:“那刺客呢?有没有被抓住?”
芙儿摇了摇头,回答道:“那些刺客非常狡猾,他们事先埋伏在百姓中间,行刺失败后,便迅速钻入人群中逃走了。英王的人虽抓到了几个,但他们当场就自尽了,根本无法从他们口中问出什么有用的线索。”
那可就难办了。
想到萧妤那苍白虚弱的面容,和那一大片殷红的血,还有萧妤滚烫的眼泪,这些画面在谢钟情子里挥之不去,她胸口处升起怒火,“你让阿耶阿兄也全力相助,务必同英王一起抓刺客!”
“喏,奴婢明白。”芙儿依言退下。
这些刺客本只来杀英王的,可偏偏惊动了萧妤肚子里的孩子,恐怕他们自己也没想到会牵连到琅琊王氏和兰陵萧氏,他们最好躲好了,要不然可不得被王萧和英王一起剥皮扒骨!
得知英王无事,谢钟情沉重的心情稍稍松开,心中闪过喜色。
真是太好了,他没事!
是啊,他那般勇武,定然不会有事的!
如今就是阿妤了,希望她母子平安。
谢钟情在屋内稍作休憩,然而心中却始终难以平静,对萧妤的状况忧心忡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