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碧绿如翡翠般的田田荷叶之间,一艘小巧玲珑的扁舟轻盈地穿梭其中。
船头处,端坐着个清丽的女子,她身着一袭轻薄的月白色广袖襦裙,衣袂飘飘,裙上绣着精美的山茶花缠枝纹,栩栩如生,为整件衣裳增添了几分灵动之美,腰间悬挂着一串晶莹温润的玉组,随着微风轻轻摆动,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
女郎秀发高高挽起,梳成了多环髻,点缀着几支小巧精美的银簪,虽素雅简约,却难掩其与生俱来的高贵气质。
此时,她正张开双臂,满脸笑意地呼吸着清新空气。
而在谢钟情对面,则坐着其母亲苏氏,苏氏同样仪态万千,她上身穿着一件清新淡雅的碧落色半臂,内搭湖水蓝的广袖襦裙,颜色相互映衬,显得格外和谐悦目,腰间系着蓝色的绶带,随风舞动,更添一份飘逸之感。
女子发髻梳成了端庄大气的大十字髻,头上戴着对金花树状步摇,摇曳生姿间闪烁着点点金光,尽显清冷高贵之风韵。
苏氏脸上没多少表情,手中捻着菩提珠串,眸含秋波望着女儿。
不远处的另一条船上,谢贤和谢茵兄妹二人正悠然自得地划动着船桨,谢茵带着阿兄时不时戏水玩乐。
他们的船只缓缓穿越过层层叠叠的碧绿荷叶,向着前方驶去。
谢钟情满心欢喜地张望着那娇艳欲滴的粉色莲花,情不自禁感叹道:“阿母,今儿天公作美,气候宜人,就连这莲花都开得如此喜人呢!”
说完,女郎脸上洋溢出幸福满足的笑容。
苏氏只是微微浅笑,并未言语,但眼神中流露出对女儿那份天真烂漫的喜爱之情。
谢钟情见状,愈发兴奋起来,又接着指向几个大莲蓬,欢喜道:“阿母,好多好多莲蓬,我们采一些回去做莲子羹?”
苏氏柔柔一笑,“行,依你。”
女郎听后,俏丽的脸庞霎时绽放出如花的笑容,她满心欢喜地指挥着船夫将船驶向湖水更深处。
随着小船缓缓前行,女郎的目光被沿途那一个个饱满翠绿、宛如翠玉盘般的莲蓬所吸引,她兴奋地探出身去,小心采摘莲蓬。
不一会儿功夫,小小的船舱内便堆满了莲蓬,仿佛一座小山丘般。
期间,谢钟情眼尖发现了几朵最为娇艳动人的粉色莲花,它们亭亭玉立在荷叶之间,犹如一群羞涩的仙子,散发着迷人的芬芳。
谢钟情心中一动,将这些粉莲轻轻摘下来,仔细将它们捆绑成花束。
“阿母,快看!我给您摘的。”女郎双手捧着那束粉莲,笑靥如花地望向母亲。
此刻,少女娇美的面容在天光映照下显得格外明艳动人,与手中的莲花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面。
苏氏见此情景,脸上也缓缓绽出微笑,伸手接过女儿递来的花朵,眼中满是慈爱和欣慰之色:“多谢阿鸾。”
而此时,坐在对面船上的谢茵正目不转睛地盯着这温馨的一幕,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羡慕之情。
伯母与钟情姐姐的感情真好......
谢茵曾听闻过,伯母之所以愿意留在司徒伯父身边,就是因为有了女儿,如今亲眼目睹她们母女间如此亲密无间、充满温情的相处,更是让谢茵感到无比羡慕。
在世家大族之中,像这样浓厚的亲情实属罕见,就拿谢茵自己来说吧,她是母亲众多子女中年龄最小的那个,平日里母亲对待她极为严格,以至于她每次面对母亲时总是战战兢兢,不敢放肆撒娇。
相比之下,钟情姐姐能如此自由自在地与母亲相处,真可谓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在伯母心里,钟情姐姐就是她最爱的宝贝,舍不得受半点委屈,钟情姐姐在伯母面前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船只宛如一片轻盈的叶子,悠然在那碧绿如茵的湖面上飘荡着,它缓缓前行,所经之处,平静的湖面被轻轻划开,荡漾起一圈又一圈的涟漪,如同岁月留下的温柔痕迹。
微风吹拂而过,带着清新宜人的莲花香气,这股芬芳仿佛是大自然最纯净的馈赠,沁人心脾。
苏氏面带微笑,双手捧着花枝,目光则落在对面正全神贯注吹奏笛子的女儿身上。
只见女郎身姿婀娜,玉手轻按笛孔,一串串悠扬动听的音符便从那小小的竹笛中流淌而出。
笛声清脆悦耳,婉转悠扬,犹如天籁之音般在这片盛开的莲池间传播开来,引得周围的鸟儿也不禁驻足聆听。
在如此闲适惬意的氛围里,苏氏的心情格外舒畅,她沉醉于眼前这幅美好的画面之中,只愿时光能够永远停驻在此刻。
然,世间之事往往难以尽如人意,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易逝。
没过多久,天空陡然变得阴沉昏暗起来,乌云迅速聚拢,层层叠叠,如同一座巨大的黑色山峰压顶而来。
七月的天气,恰似孩童那张变幻无常的脸,前一刻还阳光明媚,转瞬间就已阴云密布。
须臾之间,细密如牛毛的雨丝从天幕间纷纷扬扬地洒落下来,它们像是无数条银色的丝线,轻柔地交织在一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