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洋彼岸的米国,阳光洒在五角大楼的建筑上。
这里,是米军的权力核心。
而此刻,会议室里的气氛却异常凝重,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大屏幕上播放的一段录像。
这段录像来自格罗尼兹战场,是大毛军对那场战斗的详细记录。
画面中,身穿EXO外骨骼的大毛士兵冲向臣车武装的防线。
他们步伐沉稳有力,轻松跨越各种障碍物,手中的武器喷射出致命的火力,所到之处,臣车武装的防线迅速瓦解。
士兵们凭借着EXO外骨骼强大的力量,单手便能举起沉重的武器装备,精准地打击敌人;其出色的防护能力,让他们在枪林弹雨中如履平地,几乎毫发无损。
米军高层们坐在会议室里,眼睛紧紧盯着屏幕,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惊讶逐渐转为凝重。
他们深知,这样一款强大的装备,一旦被对手大规模应用,将对米军在全球的军事优势构成巨大威胁。
“这EXO外骨骼的作战能力远超我们的想象。”一位陆军上将皱着眉头说道,“大毛军装备了它之后,战斗力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
“没错,我们不能坐视不管。”一位海军上将附和道,“如果让大毛国在这方面取得领先,我们的军事战略布局将会面临重大挑战。”
会议室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每个人都在思考着应对之策。
米军在EXO外骨骼发布之初,也采购了一批,手中目前拥有五十台。
但此刻,这些装备显然不足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军事变革。
“我们必须尽快掌握这项技术。”米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说道,“我决定向国内的各大军工企业发函,要求他们对EXO外骨骼进行反向研究,解析其中的科技,争取尽快仿造出我们自己的装备。”
众人纷纷表示赞同。
于是,一份份紧急函件迅速发往米国各大知名军工企业。
这些企业长期以来为米军提供各类先进武器装备,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和研发能力。
接到函件后,各大军工企业迅速行动起来。
米军甚至将手中的五十台EXO外骨骼全部下放给了这些军工企业。
在一家位于加州的某家军工企业研发中心,科研人员们小心翼翼地将一台EXO外骨骼放置在工作台上,眼神中充满了好奇。
“这就是让高层们如此紧张的EXO外骨骼。”项目负责人约翰博士说道,“我们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解析它的技术原理,为米军打造出类似的装备。”
科研团队迅速分工,机械工程师们开始仔细研究EXO外骨骼的机械结构,试图弄清楚每一个关节的设计原理和运动方式;电子工程师们则专注于外骨骼的控制系统,破解其中的代码和算法;材料科学家们则对其外壳和关键部件的材料进行分析,寻找性能相似的替代材料。
然而,反向研究的过程远比他们想象的要困难。
EXO外骨骼凝聚了巨神集团顶尖科研团队的心血,其技术涉及多个领域的前沿科技,并且采用了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制造工艺。
“这个动力核心的技术太先进了,我们从未见过这样的能量转换方式。”一位电子工程师皱着眉头说道。
“而且它的材料,这种高强度、轻量化的复合材料,我们的实验室根本无法分析出其具体成分。”一位材料科学家也无奈地摇头。
面对重重困难,科研团队并没有放弃。
他们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资料,但收获甚微。
因为EXO外骨骼的技术属于巨神集团的核心机密,外界几乎没有相关的研究资料。
在五角大楼,米军高层们密切关注着军工企业的研究进展。
每隔一段时间,他们都会召集军工企业的负责人进行汇报。
“进展如何?”米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问道。
一家军工企业的负责人面露难色:“主席先生,研究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EXO外骨骼的技术非常复杂,我们目前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必须加快进度!”主席严肃地说道,“大毛国很可能已经在进行类似的研究,如果我们落后了,后果不堪设想。”
为了加快研究进度,米军决定加大投入。
他们不仅提供了更多的资金支持,还调配了国内顶尖的科研人才加入研究团队。
同时,米军情报部门也开始行动起来,试图获取更多关于EXO外骨骼的技术情报。
而在米国国内,各大军工企业之间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他们都希望能够率先破解EXO外骨骼的技术,赢得米军的青睐和巨额订单。
这种竞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研究的进展,但也导致了资源的分散和重复研究。
似乎是意识到分散研究的效率低下,在米国国防部的强力牵头下,一场军工企业大会在华盛顿的一座会议中心内紧锣密鼓地筹备着。
参与EXO外骨骼研究的各大军工企业代表们从全国各地奔赴而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