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镇山清水秀,空气很好,近些年市政府大力发展旅游业,游客络绎不绝。
陈不语信了。
“好巧,我家就在这边。”
“嗯。”
两个人接下来没怎么说话,安静地吃饭。
陈不语早上坐车,没吃饱,一碗下肚后,对老板说:“再来一碗,多加香菜。”
大声喊完,她才想起周寅之还在,立马把翘着的二郎腿放了下来。
周寅之注意到她的小动作,面无表情道:“少跷二郎腿,容易脊柱侧弯。”
“哦。”陈不语把头低了低。
周寅之起身走到前台,回来时拿着一瓶爽歪歪和一瓶绿茶。
他把吸管插好,把爽歪歪放在陈不语手边。
陈不语内心很复杂。
不让她早恋,给她喝爽歪歪。
在他眼中,她不会是小孩子吧?
陈不语忍不住说:“周教授,我今年二十了。”
“我知道。”
米线有点辣,陈不语吸了一口爽歪歪,还是那个味道。
以前,外婆经常给她买爽歪歪。
外婆过世后,她再也没有喝过。
嘴里弥漫着熟悉的味道,物是人非的苍凉让她没忍住掉了眼泪。
陈不语立马低下头,假装擤鼻涕。
周寅之知道,她是想外婆了。
以前那个拿着爽歪歪跟在他屁股后爱笑的小跟班终是被他弄丢了,小姑娘长大了,吃了很多苦,不爱笑了,变沉默了,也不认识他了。
老板把新做好的米线端来,看到陈不语和周寅之的脸,觉得有点熟悉,“你们是本地人吧?”
陈不语:“我是本地人,他是来旅游的。”
“我就说,看你们有点眼熟。”
这家店开了二十多年,老板见过小时候的陈不语和周寅之,但女大十八变,老板没认出来。
吃完饭,陈不语自告奋勇当向导:“周教授,我带你逛逛我们镇吧。”
“好。”
刚开始,陈不语走在周寅之前面,仔细给他介绍每一处景观。
周寅之的腿比她的长,走着走着,他走到了陈不语前面。
前面快到她的小学了,陈不语说:“周教授,我带你去我的小学看看?”
“好。”
全程都是陈不语不断在说,周寅之时不时“嗯”一声,陈不语都习惯了。
只有在他讲课或者给她讲题的时候,他才会说很多。
走到分叉口,陈不语想告诉周寅之右拐,她还没说出口,周寅之就往右拐了。
他看起来,对这里很熟悉,步伐平稳,能准确走到她的小学。
陈不语疑惑地问:“周教授,你是不是来过这?”
周寅之以为她终于想起来了, 忽然不敢面对她,怕她问他为什么把她抛下。
“我······之前来过。”
“怪不得,我觉得你对这里的路很熟。”
陈不语仰头,笑容甜进他心里。
这几年,周寅之每年都会来梧桐镇,次次都没有她的消息。
站在熟悉的学校外面,陈不语的话更多了。
“我就是在这上的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外婆接送我上学,后来我就一个人上学。”
她没有玩伴,邻居都知道她没爹没妈,怕她带坏自己的孩子。
小学对面,就是初中。
周寅之当时就在这上学。
小时候,父母经常吵架,家里冷冰冰的,周寅之总是被忽视,一个人在角落里玩。
他的奶奶云姝怕周寅之被不好的家庭氛围影响,带她去了乡下老家住,周寅之在这住了六年。
刚搬到梧桐镇的那一年,陈不语出生了。
他经常听镇上的人讨论陈不语家的事。
她爸不是本地人,来镇上打工,认识了陈暖。
陈暖是文化人,那个年代大专毕业,是高中语文老师。
她和那男人在一起后几个月后,那男人跑了,陈暖大受打击,更糟的是,她怀孕了。
她不舍得打掉她的孩子,生下了陈不语。
那个年代,世俗的偏见和对女性的枷锁比现在更重,没人骂不负责任的男人,都在骂陈暖不守妇道未婚先孕不要脸。
陈暖为此丢了编制内体面的工作,她心灰意冷,据说跳江自杀了,人民们发现的时候,只剩桥上的一双鞋,留下嗷嗷待哺的陈不语和年过半百的孙外婆。
奶奶云姝是附近唯一一个护着陈不语的,她经常对周寅之说:“你不能和其他人一样歧视不语,她够可怜了,她妈和她外婆也很可怜,错的不是她妈妈,是那个渣男,你长大以后要承担起男人的指责。”
云姝经常给陈不语家送蔬菜瓜果,她非常喜欢陈不语,总是抱着陈不语回家玩。
小孩子爱哭,陈不语也不例外,刚开始,周寅之听到她的哭声很烦。
有一次,云姝把陈不语抱来后塞给他,她去菜园忙了。
陈不语那时候才8个多月,刚学会爬。
地面铺了地毯,周寅之在写作业,他怕把陈不语放在床上她会掉下来,便把陈不语放在铺了地毯的地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