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这个身份,贯穿中国封建2000多年的历史,几乎没有人不渴望这个身份。
当“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八个字亮出时,当传国玉玺摆面前时,应该没有哪个人,能抵挡得住权力的诱惑。
刘启一直渴望坐上那个位置,可现在仅仅是交接了部分权力,还没有坐上皇帝之位,刘启就开始抱怨了。
不是皇帝不好,是他爹过的日子太累了。
刘恒时期,为了遏制地方各诸侯国,要求地方上将发生的事通通报上中央。
而且地方上郡以上的官员,每年都要来到中央汇报工作;
同时还要汇报地方各诸侯王的具体实况,天子简直是以一人之力管着全国各地。
刘恒的想法是好的,是想限制诸侯王,但也相应地牺牲了自己。
现在是冬天,刘启接权力正好赶上各地的官员进京汇报情况,可把刘启忙坏了。
昨天是整整熬了一夜,把今天的活都干完了,这才有时间跑到云伯这里来看看。
刘启是怕云伯遵守十年之约,离开了朝廷,所以特地来看看。
要是云伯走了,他会伤心死的……
(╥﹏╥)!!
——————————————
但苏云不知道刘启的想法,看着他被自己打了一顿,还在那乐呵呵的笑,苏云真有些害怕了。
我靠,他不会被自己揍疯了吧?
苏云可真吓坏了,精心培养了20多年,临了临了要登基了,要是被揍疯了可完蛋了!
苏云上前戳了戳搁那发癫的刘启,“不是,启儿,你没事吧?你可别吓云伯呀。”
“没事没事,听到云伯不走,我太高兴了,一时间有点失神,云伯你不用担心。”
听他这么说,苏云才放下心来。
“你刚才和我吐槽你累啊,我觉得完全没必要啊!
你不是一直很喜欢权力嘛,现在总算是坐上这至高无上的位置了,你应该高兴才是。
你要做的本来就不是一个享受的事,权力至高无上的同时,也要付出相应的责任,这都是有关联的。
要不然你以为,你父皇怎么46岁身体就受不了了?那都是累垮的。”
他脸上顶着两个黑眼圈,和个大熊猫一样,苏云也不想强迫他,“反正还没传位,你要不想干,我就去找你父皇聊聊,这时候反悔还来得及。”
一听这话,刘启赶紧反对,他只是抱怨一番,并不是不愿接皇位。
“唉唉唉,别别别云伯,我都接了,现在出尔反尔不太好吧……
而且看到父皇平常的工作那么累,我身为太子,自然要给父皇分忧啊!”
苏云点点头,对他说得还算满意,要当皇帝了,成熟了不少,情商比原来高了。
苏云回到位置上坐下,“你来找我有什么事?不可能就是为了来说这些吧。”
刘启赶紧上前换了一副讨好的表情,并拉起了苏云的腿,给苏云捶腿。
“什么事都瞒不住云伯你呀,我这不是还有一个月就要登基了嘛,新帝登基应该要三把火,你看我这火要烧到哪去好?”
见他这么真诚,苏云决定指点指点他:“我当然知道你该怎么烧,但你不能什么事都问我呀,你说我听听你的想法,我来给你完善完善。”
有了上次对刘盈教学的经验,苏云对刘启的教育,从来都是引导式的,让刘启能够真正地动脑子,让教育不那么死板。
不得不说,老刘家的基因是真的强大,刘恒、刘启父子二人都聪明得很,但刘恒为人更沉稳一些,刘启性格就相对的跳脱,做事情有些太急躁。
可能性格方面遗传了窦漪房,因为同为窦漪房儿子的刘武自己也见过,和刘启也是一个性格。
“这第一把火呀,我还是想烧在巴蜀地区。
我曾看过云伯对巴蜀地区的详细规划,如今第一个阶段也算完成了,该开始第二个阶段了,对巴蜀地区进行建设。
云伯你对巴蜀地区的建设,今年已初有成效,粮食比去年产量翻了两倍有余,这可真是一块风水宝地啊!
见识到朝廷投资的力度,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前往巴蜀,这就需要朝廷出资出钱,来对巴蜀地区进行建设了。
入蜀的道路共有五条,我都粗略估算过,最后发现子午道和褒斜道是最好、最快的入川道路,建设这两条道路所需要投入的资金是最少的。
我打算今年征收一批徭役,先由朝廷出钱出粮建设子午道和褒斜道,让百姓迁入巴蜀地区会更方便。
另外,还要加强对巴蜀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像当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朝廷要拿出一部分钱来修缮一下,并扩大一下都江堰的规模,使它能做到灌溉整个成都平原。
至于,巴蜀地区的农业发展,我有一套详细的方案,可以做到利益最大化,云伯你看看。”
刘启说着,递上来了一卷挺长的竹简,里面写了很多东西,看来是真的下功夫了。
由朝廷出面,租借给百姓铁制农具和曲辕犁,前两年由朝廷出资免费租借,之后按收成,朝廷取定的比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