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这……”黄昭明显是犯难了。
“怎么,你没有信心?”金顺姬略显鄙夷地笑问。
“那倒不是!”
黄昭连忙摇手否认,
“只是考科举是一件极耗精力的事情,”
“可咱们去朝鲜的首要目标,是为公司在咸镜道开拓原材料市场啊。”
“这个你不用担心。”
金顺姬轻笑一声,
“你既然喜欢我,那么对我的身世应该也有所了解,”
“我是朝鲜的犯官家眷,对朝鲜的政局和科举还是比较了解的。”
“到了咸镜道以后,你只需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朝鲜语和准备科举之上即可。”
“至于生意上的事情,我会帮你打点的。”
“等你金榜题名,进入朝鲜中枢以后,”
“也可利用职权之便,帮助公司开拓咸镜道的市场。”
尼玛,小看这丫头了!
你该不会是想利用黄昭为你老爹复仇吧?
李国助心里不禁暗暗泛起了嘀咕。
这丫头的老爹到底犯了什么罪,我到现在也没搞清楚。
不过看她的品性,她爹应该不至于是什么贪官污吏,多半还是党争的牺牲品。
朝鲜党争的激烈程度,比之明朝也是不遑多让。
两者存在一些相似之处,但也有诸多不同特点,
李氏朝鲜的党争起源于勋旧派和士林派的分歧。
勋旧派是开国功臣等势力的后裔,长期占据朝堂高位,掌控诸多权力。
士林派则是通过科举等途径崛起的儒学士人阶层,
他们渴望在政治上有更大作为,推行符合儒家理念的政治举措。
随着时间的推移,士林派内部又因地域、学术思想等差异进一步分化,
围绕着王位继承、官员任免等诸多事务展开激烈争斗。
如燕山君时期对士林派的大肆打压,
及中宗反正后士林派重新崛起,且内部分裂斗争等情况不断出现。
主要是勋旧派、士林派及其内部细分出的各种小派别,比如东人党、西人党,
东人党后续又分裂出南人党和北人党等,西人党也有老论派和少论派之分。
从整体来看,虽然派别数量也不少,但基本围绕勋旧和士林这两大源头分化而来,
相对明朝基于地域、理念等多元因素形成的众多派别而言,其形成脉络稍显清晰一些。
朝鲜党争与明朝同样激烈,频繁出现政权更迭中一派得势打压另一派的情况,
导致大量官员被流放、罢黜,如“士祸”期间士林派遭受的血腥镇压。
而且党争也影响到朝鲜国内的政策推行、社会稳定等,
不过朝鲜作为藩属国,其党争主要还是局限在本国国内的政治、社会层面,
不像明朝,党争对整个国家的命运走向,及对外关系等方面有着全方位且深远的影响。
朝鲜党争从士林派和勋旧派产生分歧开始,
历经多代国王在位期间的发展演变,也持续了很长时间,
不过中间有阶段性的缓和与高潮交替出现,
比如不同君主采取不同手段调节或者打压党争,
使得党争的节奏有起有伏,但总体也长时间影响着朝鲜的政治格局。
在这种大环境下,那些犯官很难说是真的犯了什么不可饶恕的大罪。
金顺姬的父亲很可能是有冤屈的,她想复仇倒也情有可原……
“好!我答应你!”
黄昭突然斩钉截铁地道,然后面向全场举起右手,朗声发誓道,
“今天当着小当家和永明学会全体成员的面,我黄昭对天发誓,”
“一定要在朝鲜金榜题名,为娘子一家沉冤昭雪,为公司开拓朝鲜市场!”
“如违此誓,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黄昭也不是傻子,很快就猜到了金顺姬让他考朝鲜科举的用意。
“诶,不要乱发誓呀!”
金顺姬急了,连忙站起身来,可惜跟黄昭还隔着几个人,想去堵住他的嘴也来不及了。
不过从她的急切反应来看,倒也不像是装的,对黄昭应该还是有真情的,
并不完全是为了利用他复仇。
唉,看来黄昭这辈子命中注定是逃不开政治斗争的旋涡了……
李国助不禁在心里暗暗为黄昭感到惋惜。
但愿这一次,他能够成功吧。
这样不但能保住自己的性命,也能为公司在朝鲜争取到利益,倒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说起来,在原来的历史线中,黄昭真不能算是个聪明人,
他帮助郑袭与郑经争夺延平王爵位时,差不多都是古稀之年了。
都一把年纪了,不好好在家养老,还去趟那趟浑水,到底是图什么呀?
要说是为了自己,都快七十岁的人了,还有什么放不下的?
要说是为了子孙,可自己的失败,最后反而是害了子孙。
这人呀,还真是既可怜又可恨……
可我又有什么资格评判他呢?
前世的我难道不也是个既可怜又可恨的人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