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慑完众兵卒,虞业就没有继续关注,而是转头搜罗史贺的罪证。
不得不说,虞业和冯朗虽然也是竞争关系,但他们到底同在西北共事了多年。
彼此间竟真还有那么一丢丢的默契。
他们想要扳倒的第一个对象,都选择了史贺。
不是史贺招人恨,也不是虞业、冯朗两人顾念什么旧情。
实在是,史贺的小辫子太多,一抓一大把。还能抓到足以落罪的大错。
不像冯朗、虞业,他们一个生性谨慎,一个深受虞家军的影响。
两人或许都有武将的通病——吃空饷、喝兵血。
但,两人都比较节制,不会做得太过分。
还有最关键的一点,吃空饷什么的,并不算大罪,而是潜规则。
就是圣人,他也知道这些情况。
只要没有超过一定的界限,没有因为逼迫太过而发生啸营、哗变等祸事,圣人乃至朝中重臣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冯朗虞业二人,就把分寸拿捏得刚刚好。
史贺呢,则在西南嚣张惯了。
吃空饷、喝兵血都是基操,他还杀良冒功,甚至偷偷跟北戎那边做生意。
当然,真正的投敌卖国,史贺是不干的。
但他想弄到北戎的草原骏马,或是跟某些部落做些奴隶、牛羊等买卖。
……这些都是见不得光的。
一旦有了明确的证据,冯朗或虞业就能弹劾他“通敌”。
过去的五年时间里,冯、虞二人一直都在卖力的寻找证据。
别说,还真让他们找到了。
冯朗拿到的是史贺杀良冒功、养敌自重的证据。
而虞业着弄到了史贺与西北诸多部落“做生意”的账本。
两人没有约定,却相继给圣人写了密折,并把证据呈报上去。
圣人大怒,杀良冒功什么的,他还能忍。
反正是如同草芥一般的边民,死了也就死了。筚趣阁
但史贺跟西北有勾结这一项,圣人是绝壁不能认的。
这是通敌啊!
就算没有卖国,也是对大梁、对皇帝不够忠心。
而且,你说没有卖国,谁又能证明?
你都跟敌人一起做生意,共同发大财了,哪怕是无意间泄漏点军中的机密,对大梁也是极大的损失!
圣人本就喜欢脑补,看到冯、虞二人送来的奏折和证物,忍不住的联想——
过去五年里,西北频频发生战事,每一次都险些破城。
而当初虞家镇守西北的时候,很少发生这样的紧急情况。
圣人没有去想是虞家军神勇无畏,也没有去想是虞家守城有功。
更没有去想他的制衡,直接让西北军分裂,根本无法做到团结、协同。
他只是叹息冯、虞、史三人太无能。
而有了史贺跟西北“勾结”的罪证后,圣人不禁怀疑:难道是这个内鬼在作祟?
所以,西北防线才这般脆弱不堪?
圣人恼怒不已,用力一拍御案,传下了旨意——
史贺杀良冒功,贪墨军饷,通敌卖国,贻误战机……证据确凿,数罪并罚,免去西北道行军副总管之职,押解回京受审。
至于史贺麾下的五万兵马——
圣人思索一番,又来了个神操作。
他居然大笔一挥,给虞二升了官,让他来顶替史贺。
圣人的意思很明白,三足鼎立的局面,最稳固。
而虞家人,虽然弄出了一个虞家军让圣人坐立难安。
但不可否认的,虞家人打仗真的很有一套。
且虞家毕竟“懂规矩”,有大局观。
哪怕没有统领西北的权利,哪怕冯朗、虞业各扫门前雪,这两人所驻守的城池,若是有了危机,虞二都会出兵相助。
圣人喜欢搞制衡,把偌大的西北军分割成了好几部分。
但他并不希望西北的防线被冲垮。
冯、虞两人实在不是统筹全局的人,那就让虞二担负起这个责任吧。
圣人越想越觉得此计可行,他甚至还暗自得意——
“朕不给你行军大总管的名分,也不给你足够的权利,却让你干着大总管的活儿!”
甚至连粮草、军械等问题,也要让虞二自己去解决。
“白嫖”了虞二,把他当成冤大头、苦劳力,圣人一想到这些,就忍不住嘴角上扬。
虞二&何甜甜:……呃,您开心就好!
一个月后,传旨的天使抵达西北。
史贺就地免除官职,当场就被禁卫捆了起来。
虞二则当场升官,重新进入西北军的统领者之一。
“恭喜虞二郎君!”
传旨的是个内侍,三十多岁的年纪,白胖无须,看着一团和气。
虞二却不敢小觑,此人是圣人身边第二得用的内侍,圣人派他来传旨,显是给足了面子啊。
“多谢天使,圣人天恩浩荡,某感激莫名,粉身碎骨都难以报答!”
虞二故作感激、惶恐的模样,跟内侍寒暄的时候,还不忘偷偷塞给对方一块上好的羊脂白玉。
捏了捏玉佩,触手温润细腻,不用看就知道质地非常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