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体现自己对姜源的重视,刘备分了姜源一个大府邸,曹操在江陵曾经的住所,占地三百余亩,又赐予仆童无数,并且给了姜源极大的便利,不管需要什么东西,无不应允,军权除外。
不过军权这个东西,姜源本来就不稀罕,他是来赚功德,又不是来称霸天下的。
获取功德除了加快结束战乱,当然还有其他途径,姜源准备试试发明创造有没有可能获得功德。
反正都是学来的东西,就算不能获得功德,也算是能够做点好事。
每逢乱世,粮食就成了大问题,如果让百姓都能吃饱穿暖,功德一定不会少。直接提供粮种和粮食是不太现实的,但是凭借自己的脑子改良一下器械顺带搞搞发明还是可行的。
望着自己的曲辕犁设计图纸,姜源满意的点了点头,自从当了玉皇,他的很多技艺都变得出神入化,例如绘画。
糜夫人端来一碗母鸡参汤,好奇的伸长脖子看着桌上的画作,惊讶的说道。
“天君所绘,乃是犁?”
“糜夫人还懂这些?”姜源意外的看了糜夫人一眼,没想到她竟然如此聪慧,竟然能够从一幅图,就能猜到实物是什么。
端起碗来一饮而下,味道鲜美,糜夫人的手艺越发汉了。
“天君这是哪般眼神,妾身虽是商贾之女,但家中诸多田产也是妾身在处理。”
汉代所用的耕犁,乃是直辕犁,而姜源所画,乃是唐代出现的曲辕犁,这种犁比现在的犁更省人力畜力,不仅转动灵活,而且可深可浅。
曲辕犁与直辕犁的区别,并不是很大,但是有时候就是一点点的小进步,就能够创造更大的价值。
“将此图拿去给黄月英小姐试制,此犁乃是曲辕犁,使用起来节省人力畜力,对玄德公治下百姓耕种有重大的意义。”
战争时期,粮草是极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如果能够提高耕作效率,就能极大的解放民力,也就变相提高了刘备军的作战能力。
糜夫人对这个犁的作用,有一丝丝的怀疑,但是考虑到是天君的创作,也就知趣的拿走了。
黄月英此时也住在新的姜府别院中,一同进来的,还有诸葛亮,诸葛亮不懂自己的主公为什么要将糜夫人送给姜源,但他并不想自己的老婆莫名其妙没了。
其实这算是姜源的误区,诸葛亮的手艺并不比黄月英差多少,事实上黄月英的很多技艺,都是诸葛亮教她的。
“军师,月英。此乃天君所绘制的一种新式的耕犁,名曰曲辕犁。”
糜夫人缓缓摊开纸张,诸葛亮的眼神渐渐慎重起来。
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诸葛亮也曾躬耕于南阳,又如何不知这是干什么的。看到曲辕犁的一瞬间,就知道这东西的用处。
“此物若是大范围推广,江东,曹贼岂不是可以获得更多的粮食?”
诸葛亮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若是自己的敌人更加强大,那刘备的称霸之路就更加艰难了。
“此物当报备主公,万万不可此时大范围推广。”
糜夫人本就对诸葛亮频频针对姜源不满,如今诸葛亮又提出如此过分的要求,糜夫人当即开口讽刺。
“军师为何如此自私?”
诸葛亮心里一阵腹诽,若姜源是一般人,他甚至会将这东西直接黑掉。只要对自己有利,世家有什么做不出来。
“也罢,亮亲自向天君赔罪。”
说完,也不等糜夫人反应,直接朝着后院冲去。
糜夫人与黄月英连忙跟上,几人很快就闯入姜源的书房。
姜源呆呆的望着闯进来的诸葛亮,心中格外的不满,进门都不给人打招呼。“孔明,为何擅闯本君书房?”
诸葛亮因太激动,一边喘着气一边说道。“天君,亮冒昧问天君,此物,可否不对外公布”
姜源疑惑不解,自己发明出来就是为了推广的。
“军师此举,何为?”
“天君,若此犁广为推广,曹贼与江东孙氏岂不是可以获得更多的粮食与军队,对主公不利啊。”
姜源对诸葛亮的话,嗤之以鼻。诸葛亮是典型的我不好也见不得别人好的心态,此时诸葛亮给他的印象,渐渐开始塌方了。
而且诸葛亮这个说法,是为了阻止自己获得功德。
“诸葛孔明,本帝问你,难道曹贼与江东孙氏地盘上的,就不是我大汉的子民?本帝下凡来,是来拯救天下苍生的,不是为了玄德公一人之私欲,玄德若要一统天下,就该堂堂正正的击败曹贼与孙权,而不是靠这种歪门邪道。”
“还是说,你认为本帝君,就只有这点能耐?难道这曲辕犁传出去,就对玄德公没有帮助?”
姜源毫不留情的嘲讽,说得诸葛亮面红耳赤。
“天君说得真好,天下岂为一人之天下乎。夫君,你魔怔了!”
姜源寻声望去,终于见到了这位传说中丑陋无比的黄月英。
若是放在他那个时代,黄月英绝对是完美的女人,她的脸型并不丑,而且身高比较高,比诸葛亮还要高一个头,再加上胸前那对伟岸,也难怪与这个时代的审美观格格不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