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完玉清昭应宫火灾的相关责任人后,宰相吕夷简被正式加官为吏部侍郎兼昭文馆大学士,他也就此成为了大宋的首相。此外,枢密使张耆加官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参知政事夏竦加官刑部侍郎并重新回到枢密院去做枢密副使,而枢密副使陈尧佐则改任参知政事。也就是说,陈尧佐和夏竦对换了一下职务。至于原因,因为夏竦跟吕夷简母胎不和,他俩彼此都看对方不顺眼。在吕夷简眼里,夏竦就是一个人尽皆知的小人,而他吕夷简是谁?名门之后且是一个标准的君子——至少到目前为止他一直都以一个仁德宽厚的君子形象示人,他后来的嚣张跋扈那是后来的事,毕竟屁股决定脑袋,人都是会变的。
另外,有一个新人因为王曾的外贬而被增补进了中书省出任参知政事,这人我们并不陌生,他就是之前劝阻刘娥不要胡乱杀人的御史中丞王曙。没错,此人和寇准的女婿王曙正是同一个人。
那么,刘娥为什么要以天灾为由将宰相王曾给赶出京城呢?因为在丁谓、冯拯、寇准、王钦若、鲁宗道、曹利用和张士逊这些威望和资历都举足轻重的元老级重臣都先后或死或贬之后,此时的王曾是挡在她通往权力之巅的绊脚石且是仅存的最大的那一块绊脚石。
权力之巅?已经是皇太后的刘娥还能去哪儿?我们要想弄清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得从诸多的隐藏在各种历史事件中的细节里去找寻。
在此之前,我们先来说一下“魏武帝”曹操。
如今一提到曹操这个人,我们脑子里会瞬间出现怎样的词汇?奸雄,枭雄,汉之巨贼,祸乱朝纲的奸佞,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权臣,一统北方的军事强人,诸如此类。拜罗贯中的小说和各种民间传说所赐,这个人在我们大多数人的心目中不是一个正臣,是与诸葛亮呈两极对比的一个人,我们甚至可以说诸葛亮有多受人敬重,他就有多受人憎恶。然而,抛开现象看本质,不管曹操最后在盖棺定论的时候世人是如何去评价他的,但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二十岁时的曹操绝对没想过要成为六十岁时的那个曹操。
眼见宦官专权,眼见外戚专政,眼见黄巾乱起,眼见董卓祸国,这时候的曹操是心怀热血意图匡扶社稷的大好青年,而当他后来亲眼目睹这个天下已是诸侯混战民不聊生且汉朝已经积重难返气数已尽之时,他的心性也就此转变。他发现自己已经没法去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汉臣,如果他想要结束这天下的纷争和战乱,那么他就必须得自立门户,去开创完全属于他的一个全新的天地。
这样做虽然意味曹操对自己初心的一种背叛,但不这样做他此生就将徒劳无功甚至一事无成,至于他后来威震朝堂视天子如摆设就更不是他当初能够预料得到的。起事之初的曹操或许只是打算做一个再造煌煌盛世的大汉肱股之臣,可最后他却成了孙刘等人口中的那个人人欲得而诛之的“国贼”。
对此,我们能说曹操是一个伪君子吗?显然不能,这就像两个人谈恋爱时的那些你侬我侬和山盟海誓,当时的那些话绝对是发自真心的,那个人当时也是真的愿意为你而死。那么后来呢?随着彼此间了解的加深以及矛盾的积累,两人开始两看相生厌,这时候别说什么愿意为对方而死了,就是多看对方一眼都是一种痛苦和折磨,而这种情感也是真实的、发自内心的。
我们说这些其实就只想说一件事儿,那就是一个人的心性会随着他人生阅历的丰富而发生改变,刘娥正是如此。
刘娥最初只是蜀川大地上的一个想要每天都有父母陪在身边、拥有一个完整家庭的小孤女,她再奢侈一点的想法或许就是每天都能够吃饱肚子,仅此而已。在嫁给龚美之后,刘娥跟着丈夫一路进京沿途辛苦讨生也只是为了能够过上一种相对体面的生活,可她又怎会想到自己竟会因此而被难以为生的丈夫卖作大富人家的奴仆呢?
毫无疑问的是,沦为婢女的刘娥肯定会在许多个夜深人静的时候幻想自己未来的人生,可她纵然想象力超级丰富但却也不会去幻想早已为人妇的她会在某天遇到一位白马王子,然后这个王子还是那么的年轻和英俊,更是对她百般宠爱,最后这个王子还会继承王位,然后立她为后,从此国王与王后就在一起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然而,让无数人惊掉下巴的是,这种只有在西方的童话故事里以及现今的无敌神剧里才会出现的情节却真实地出现在了公元十世纪末的中国。
那么,这个时候的刘娥应该满足了吧?她本只是一个远在蜀川的孤儿,可如今毫无家族背景的她却已是大宋的皇后,她还能对这个世界有什么奢求吗?是的,她应该满足并感恩了,而她也是这样做的。但是,她并不知道这其实还并不是她此生将要触摸到的那块最高的天花板。
赵恒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已经没有能力处理国事,面对丈夫案前那堆积如山的奏章,刘娥觉得自己应该尽一个妻子的责任和义务,那就是为夫分忧。可是,这忧不分不要紧,当刘娥触摸到这世间的最高权柄之后随即就被权力这种最为致命的毒药给吞噬了。从此,宋朝版的武则天应运而生,而刘娥更是沉溺于其中无法自拔,宋朝在天禧年间的那个帝国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并非宋真宗赵恒,而是已然变成了与武则天同出蜀川的成都妹子刘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