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那锦衣官把假唐僧扯出馆驿,和羽林军围得里三层外三层,一直到朝门外,对黄门官说:
“我们已经把唐僧请到这里,麻烦为我转奏。”
黄门官急忙进朝,依照所说奏给昏君,昏君于是请进去。
众官员都在台阶下跪拜,只有假唐僧挺立在台阶中心,口中高声叫道:
“比丘王,请我贫僧有什么话说?”
君王笑道:
“朕得了一种病,长久缠绵不能痊愈。”
“幸亏国丈赐了一个药方,药和饵料都已经准备齐全,只是缺少一味药引,特地请长老求些药引。”
“如果病能好,给长老修建祠堂,四季供奉祭祀,永远作为传国的香火。”
假唐僧说道:
“我是出家人,独自来到这里,不知道陛下问国丈要什么东西作药引。”
昏君说道:
“特地求长老的心肝。”
假唐僧说道:
“不瞒陛下说,心倒是有几个,不知道要的是什么样子的。”
那国丈在旁边指定说道:
“那个和尚,要你的黑心。”
假唐僧说道:
“既然这样,快拿刀来。”
“剖开胸腹,如果有黑心,一定遵命。”
那昏君高兴地相谢,立即让当驾官拿一把牛耳短刀,递给假僧。
假僧接过刀在手中,解开衣服,挺起胸膛,用左手抹着肚子,右手拿刀,呼啦一声响,把肚子皮剖开,那里头就骨碌碌地滚出一堆心来。
吓得文官脸色大变,武将浑身发麻。
国丈在殿上看到说道:
“这是个多心的和尚!”
假僧将那些心,血淋淋的,一个个捡起来给众人观看,却都是些红心、白心、黄心、悭贪心、利名心、嫉妒心、计较心、好胜心、望高心、侮慢心、杀害心、狠毒心、恐怖心、谨慎心、邪妄心、无名隐暗之心、种种不善之心,却没有一个黑心。
那昏君吓得呆呆愣愣,嘴里说不出话,战战兢兢地叫道:
“收了去!收了去!”
那假唐僧忍耐不住,收了法术,现出本相,对昏君说道:
“陛下完全没有眼力!”
“和尚我都是一片好心,只有你这国丈是个黑心,正好做药引。”
“你不信,等我替你把他的取出来看看。”
那国丈听见,急忙睁开眼睛仔细观看,见那和尚变了面容,不是刚才的模样。
哎呀!认出是当年的孙大圣,五百年前就有名。
于是抽身,腾云就起,被行者翻个筋斗,跳到空中喝道:
“哪里走!吃我一棒!”
那国丈立即用蟠龙拐杖来迎。
他们两个在半空中这场好斗:
如意棒,蟠龙拐,虚空一片云叆叆。
原来国丈是妖精,故将怪女称娇色。
国主贪欢病染身,妖邪要把儿童宰。
相逢大圣显神通,捉怪救人将难解。
铁棒当头着实凶,拐棍迎来堪喝采。
杀得那满天雾气暗城池,城里人家都失色。
文武多官魂魄飞,嫔妃绣女容颜改。
唬得那比丘昏主乱身藏,战战兢兢没摆布。
棒起犹如虎出山,拐抡却似龙离海。
今番大闹比丘城,致令邪正分明白。
~~~~
如意棒,蟠龙拐,虚空一片云雾弥漫。
原来国丈是妖精,所以将怪女称作娇美的颜色。
国主贪图欢娱病染上身,妖邪要把儿童宰杀。
相逢大圣显神通,捉怪救人难以解开。
铁棒当头极其凶狠,拐棍迎来值得喝彩。
杀得那满天雾气遮蔽城池,城里人家都变了脸色。
文武官员魂魄飞散,嫔妃绣女容颜改变。
吓得那比丘国昏主乱了身形躲藏,战战兢兢没有办法。
棒起犹如老虎出山,拐轮却像龙离大海。
这次大闹比丘城,致使邪正分明清楚。
那妖精与行者苦战二十多个回合。
蟠龙拐抵挡不住金箍棒,虚晃了一拐,将身体化作一道寒光,落入皇宫内院。
把进贡的妖后带出宫门,并化作寒光,不知去向。
大圣按落云头,到了宫殿下,对众多官员说道:
“你们的好国丈啊!”
众多官员一起礼拜,感谢神僧,行者说:
“暂且不要拜,先去看看你们那昏主在哪里。”
众多官员说:
“我主看到争斗时,惊恐地潜藏起来,不知道去了哪座宫中。”
行者立即命令:
“快去找!别被美后拐走!”
众多官员听了话,不分内外,同行的人先奔向美后宫,没有踪迹,连美后也都不见了。
正宫、东宫、西宫、六院,所有的后妃,都来拜谢大圣。
大圣说道:
“暂且请起,还不到感谢的时候呢,先去寻找你们主公。”
不一会儿,看到四五个太监,搀扶着那昏君从谨身殿后面而来。
众大臣趴在地上,齐声启奏道:
“主公!主公!感谢神僧到这里,分辨清楚真假。”
“那国丈原来是个妖邪,连美后也不见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