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三藏告别了朱紫国王,整理好马鞍马匹向西行进。
走过了不知多少山峦平原,经历了无数水道,不知不觉秋天过去冬天结束,又到了春光明媚的时候。
师徒们正在路上踏青赏景,忽然看到一座庵林,三藏滚下马鞍下马,站在大道旁边。
行者问道:
“师父,这条路平坦没有邪祟,为什么不走?”
八戒说:
“师兄真不通情达理!”
“师父在马上坐得困倦了,也让他下来吹吹风嘛。”
三藏说:
“不是为了吹风,我看那里是户人家,想要自己去化些斋饭吃。”
行者笑道:
“你看师父说的这是什么话。”
“你要吃斋饭,我自己去化,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哪有做弟子的安坐,让师父去化斋的道理?”
三藏说:
“不是这样说。”
“平日里一眼望去无边无际,你们不论远近地去化斋,今天人家就在附近,可以叫得应,也让我去化一个来。”
八戒说:
“师父没主意。”
“常言道,三人外出,小的辛苦,您何况是长辈,我们都是弟子。”
“古书上说,有事弟子服其劳,等我老猪去。”
三藏说:
“徒弟啊,今天天气晴朗,和那风雨的时候不同。”
“那时节,你们必定要走远去,这户人家,等我去,有斋饭没斋饭,可以马上回来赶路。”
沙僧在旁边笑道:
“师兄,不必多说,师父的性情就是这样,不必违背。”
“如果惹恼了他,就算化来了斋饭,他也不吃。”
八戒依照他说的,立即取出钵盂,和他换了衣帽。
迈开大步,一直走到那庄前观看,倒也是个好住处,只见:
石桥高耸,古树森齐。
石桥高耸,潺潺流水接长溪;
古树森齐,聒聒幽禽鸣远岱。
桥那边有数椽茅屋,清清雅雅若仙庵;
又有那一座蓬窗,白白明明欺道院。
窗前忽见四佳人,都在那里刺凤描鸾做针线。
~~~~
石桥高耸,古树整齐。
石桥高耸,潺潺的流水连接着长长的溪流;
古树整齐,聒噪的飞鸟在远处的山峰鸣叫。
桥那边有几间茅屋,清清爽爽如同仙庵;
又有那一座草屋,白白明明好似道院。
窗前忽然看到四个女子,都在那里刺绣做针线。
长老看到那人家没有男子,只有四个女子,不敢进去,站定身子,躲在树林之下。
只见那女子,一个个:
闺心坚似石,兰性喜如春。
娇脸红霞衬,朱唇绛脂匀。
蛾眉横月小,蝉鬓叠云新。
若到花间立,游蜂错认真。
~~~~
女子的心思坚定如石,性情如同春天般美好。
娇美的脸被红霞映衬,朱红的嘴唇胭脂均匀。
蛾眉如横挂的弯月般小巧,蝉鬓层层如云般新美。
如果站在花丛中,游走的蜜蜂都会认错。
过了大约半个时辰,一直静悄悄的,鸡犬无声。
自己思考着。
“我要是没本事化来一顿斋饭,也会引得那徒弟嘲笑我,敢说做师父的化不出斋饭,做徒弟的怎么能去拜佛。”
长老没有办法,也带着几分过错,快步走上桥,又走了几步,只见那茅屋里有一座木香亭子,亭子下又有三个女子在那里踢气球呢。
你看那三个女子,和那四个相比又长得不同,只见那:
飘扬翠袖,摇拽缃裙。
飘扬翠袖,低笼着玉笋纤纤;
摇拽缃裙,半露出金莲窄窄。
形容体势十分全,动静脚跟千样。
拿头过论有高低,张泛送来真又楷。
转身踢个出墙花,退步翻成大过海。
轻接一团泥,单枪急对拐。
明珠上佛头,实捏来尖。
窄砖偏会拿,卧鱼将脚。
平腰折膝蹲,扭顶翘跟。
扳凳能喧泛,披肩甚脱洒。
绞裆任往来,锁项随摇摆。
踢的是黄河水倒流,金鱼滩上买。
那个错认是头儿,这个转身就打拐。
端然捧上臁,周正尖来捽。
提跟潠草鞋,倒插回头采。
退步泛肩妆,钩儿只一歹。
版篓下来长,便把夺门揣。
踢到美心时,佳人齐喝采。
一个个汗流粉腻透罗裳,兴懒情疏方叫海。
~~~~
女子飘动着翠绿色的衣袖,摇曳着浅黄色的裙子。
飘动的翠袖,低低地笼着纤细如玉笋般的手指;
摇曳的缃裙,半露出窄窄的金莲小脚。
形貌体态姿势十分周全,动静之间脚跟变化多样。
拿头过招有高有低,张泛送来的招式真又正。
转身踢出个出墙花,退步翻成大过海。
轻轻接住一团泥,单枪急忙应对拐。
明珠送上佛头,着实捏来尖尖。
窄砖偏偏会拿住,卧鱼姿势将脚抬。
平腰折膝蹲下,扭顶翘起脚跟。
扳凳能够喧闹施展,披肩的样子很洒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