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乘三得六如同循环的宝贝,我的是雌的,你的是雄的。
妖王道:
“铃儿是金丹之宝,又不是飞禽走兽,怎么分辨雌雄?”
“只是能摇出宝来,就是好的!”
行者道:
“口说无凭,做出来就知道,且让你先摇。”
那妖王真的将头一个铃儿晃了三晃,不见火出来;
第二个晃了三晃,不见烟出来;
第三个晃了三晃,也不见沙出来。
妖王慌了手脚,说道:
“怪哉!怪哉!世情变了!这铃儿想必是怕老婆,雄的见了雌的,所以不出来了。”
行者道:
“贤甥,停手,等我也摇摇给你看。”
好猴子,一把攥住三个铃儿,一起摇动。
你看那红火、青烟、黄沙,一起滚出,骨碌碌燎树烧山!
大圣嘴里又念个咒语,向巽地上叫:
“风来!”
真个是风催火势,火挟风威,红焰焰,黑沉沉,满天烟火,遍地黄沙!
把那赛太岁吓得魂飞魄散,走投无路,在那火当中,怎能逃得性命!
只听到半空中厉声高喊:
“孙悟空!我来了!”
行者急忙回头向上望,原来是观音菩萨,左手托着净瓶,右手拿着杨柳,洒下甘露来救火哩,慌得行者把铃儿藏在腰间,立即合掌俯身下拜。
那菩萨用柳枝连拂几下洒下甘露,转眼间,烟火都没了,黄沙也消失了。
行者叩头道:
“不知道大慈大悲的您降临,有失回避。”
“敢问菩萨要去哪里?”
菩萨道:
“我特地来收服这个妖怪。”
行者道:
“这妖怪是什么来历,敢劳烦您金身下降来收服?”
菩萨道:
“他是我骑的一个金毛犼。因为牧童打盹睡着,失于防守,这孽畜咬断铁索跑出来,却是来给朱紫国王消灾的。”
行者听了急忙欠身道:
“菩萨反倒说错了,他在这里欺骗国君、哄骗王后,败坏风俗、伤风败俗,给那国王带来灾祸,却说是消灾,为什么?”
菩萨道:“
你不知道,当时朱紫国先王在位的时候,这个国王还做东宫太子,未曾登基,他年幼的时候,非常喜欢射猎。”
“他率领人马,放纵鹰犬,正好来到落凤坡前,有西方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萨所生的两个孩子,是雌雄两只雀雏,停翅在山坡之下,被这个太子拉开弓,射伤了雄孔雀,那雌孔雀也带着箭回去死了。”
“佛母忏悔之后,吩咐让他夫妻分离三年,自身身患啾疾。”
“那时节,我骑着这犼,一同听到这话,没想到这孽畜留心记住了,所以来骗了皇后,给国王消灾。”
“到现在三年,冤仇已满,幸亏你来救治国王的病,我特地来收妖邪。”
行者道:
“菩萨,虽然是这样的故事,怎奈他玷污了皇后,败坏风俗、伤风败俗,破坏伦理、扰乱法纪,却是应该判他死罪。”
“如今承蒙菩萨亲临,饶了他死罪,却饶不了他活罪。”
“让我打他二十棒,给您带去罢。”
菩萨道:
“悟空,你既然知道我降临,就应当看在我的面子上,一并都饶了吧,也算你一番降妖的功劳。”
“要是动了棍子,他也就是死了。”
行者不敢违抗,只得拜道:
“菩萨既然收他回海,千万不能再让他私自降临人间,贻害不浅!”
那菩萨才喝了一声:
“孽畜!还不恢复原形,要等到什么时候!”
只见那怪打个滚,现出原身,将毛衣抖抖,菩萨骑上。
菩萨又朝项下一看,不见那三个金铃。
菩萨道:
“悟空,还我铃来。”
行者道:
“老孙不知道。”
菩萨喝道:
“你这贼猴!若不是你偷了这铃,别说一个悟空,就是十个,也不敢靠近!快拿出来!”
行者笑道:
“确实没看见。”
菩萨道:
“既然没看见,等我念念《紧箍儿咒》。”
那行者慌了,只叫道:
“别念!别念!铃儿在这里哩!”
这正是:
犼脖子上的金铃谁能解?”
“解铃人还得问系铃人。”
菩萨将铃儿套在犼脖子下,飞身高坐。
你看他四足莲花火焰生,满身金缕光芒闪,大慈大悲回南海不提。
却说孙大圣整理好了衣裙,挥动铁棒打进獬豸洞去,把群妖众怪,全部打死。
彻底清除干净。
一直到宫中,请圣宫娘娘回国,那娘娘不停地行礼致谢。
行者将菩萨降妖以及夫妻分离的缘由详细说了一遍,寻了些软草,扎了一条草龙,教导:
“娘娘骑上,闭上眼睛别怕,我带你回朝见国君。”
那娘娘谨遵吩咐,行者施展神通,只听得耳内风声呼啸。
半个时辰,带进城,按落云头叫道:
“娘娘睁眼。”
那皇后睁开眼一看,认得是凤阁龙楼,心中欢喜,丢下草龙,与行者一同登上宝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