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完茶欠身问道:
“仙翁今晚欢乐盛事,请教一些佳句怎么样?”
拂云叟说道:
“我们说的都是粗俗之言,只有圣僧是真正的盛唐之作,很值得嘉许羡慕。”
那女子说道:
“如果不吝赐教,请求让我看一看。”
四位老者就把长老前面的诗、后面的诗以及禅法论,宣读了一遍。
那女子满面春风对众人说道:
“妾身没有什么才能,不该献丑。”
“但听到这些佳句,似乎不能不有所表示,勉强将后面的诗奉和一首怎么样?”
于是高声吟诵道:
“上盖留名汉武王,周时孔子立坛场。”
“董仙爱我成林积,孙楚曾怜寒食香。”
“雨润红姿娇且嫩,烟蒸翠色显还藏。”
“自知过熟微酸意,落处年年伴麦场。”
汉武帝曾在树上题字留名,周朝时孔子设立讲经的坛场。
董仙喜爱我而使我成林堆积,孙楚曾经怜惜我在寒食时节散发香气。
雨水滋润我的姿容娇艳且柔嫩,烟雾熏蒸我的翠色显现又隐藏。
自己知道过于成熟有微微的酸味,落下的地方年年伴随着麦场。
四位老者听完诗,人人称贺,都说道:
“清雅脱俗,诗句里包含着春意。”
“好个‘雨润红姿娇且嫩’,‘雨润红姿娇且嫩’!”
那女子笑着悄悄回答道:
“惶恐!惶恐!刚刚听到圣僧的诗章,确实是锦心绣口,如果不吝惜珠玉,赐给我一首怎么样?”
唐僧不敢答应那女子渐渐有了爱慕之情,挨挨挤挤,渐渐靠近唐僧的座位,低声悄语说道:
“佳客不要这样,趁着这良宵,不玩耍要做什么?人生时光,能有多少?”
十八公说道:
“杏仙满是敬仰爱慕之情,圣僧怎么能没有俯就之意?”
“如果不怜惜,就是不知趣了。”
孤直公说道:
“圣僧是有道有名之士,决不会随便行事。”
“像这样的举动,是我们的过错了。”
“污人名声,坏人名德,不是远大的做法。”
“如果果真是杏仙有意,可以让拂云叟和十八公做媒,我和凌空子保亲,成就这段姻缘,不是很美吗!”
三藏听了这话,脸色变了,跳起来高声叫道:
“你们都是一类邪物,这样诱惑我!”
“当时只应以砥砺之言,谈论玄理和道就可以了,如今怎么用美人计来骗害贫僧!”
“是什么道理!”
四位老者见三藏发怒,一个个咬着手指担惊受怕,不再说话。
那赤身鬼使暴躁如雷地说道:
“这和尚太不识抬举!”
“我的姐姐,哪点不好?她人才俊美文雅,玉质娇美的身姿,不必说那女工针线活,就这一段诗才,也配得上你。”
“你怎么这样推辞!不要错过了!”
“孤直公的话很恰当,如果不可以随便结合,等我再为你主婚。”
三藏大惊失色,任凭他们怎么胡言乱语,只是不依从。
鬼使又说道:
“你这和尚,我们好言相劝,你不听从,如果我们发起村野的性子,还把你摄走,让你和尚做不成,老婆也娶不成,难道不是白白为人一世吗?”
那长老心如金石,坚决不依从。
心中暗想道:
“我的徒弟们不知道在哪里找我呢!”
说这一声,忍不住眼中落泪。
那女子陪着笑,挨到身边,从翠袖中取出一个蜜合绫汗巾儿给他擦泪,说道:
“佳客不要烦恼,我与你倚玉偎香,玩耍去。”
长老“咄”的一声吆喝,跳起身来就走,被那些人拉拉扯扯,吵嚷到天亮。
忽然听到那边叫声:
“师父!师父!你在那里说什么呢?”
原来那孙大圣与八戒沙僧,牵着马,挑着担,一夜不曾停歇,穿过荆棘,向东寻找,恰好半云半雾地,走过了八百里荆棘岭西边,听到唐僧的吆喝声,就喊了一声。
那长老挣脱跑出门来,叫道:
“悟空,我在这里呢,快来救我!快来救我!”
那四位老者与鬼使,那女子与女童,晃一晃都不见了。
一会儿,八戒、沙僧都到跟前说道:
“师父,你怎么到这里的?”
三藏拉住行者道:
“徒弟啊,太拖累你们了!”
“昨天晚上见到的那个老者,说土地送斋饭的事,是你喝声要打,他就把我抬到这里。”
“他与我携手相搀,走进门,又看到三个老者,来这里会见我,都说我是圣僧,一个个言谈清雅,极善于吟诗。”
“我与他们相互应和,觉得有半夜的时间,又看到一个美貌女子拿着灯火,也来这里会见我,吟了一首诗,称我为佳客。”
“因为看到我的相貌,想要求作配偶,我才醒悟,正不依从的时候,又被他们做媒的做媒,保亲的保亲,主婚的主婚,我发誓不肯,正想要挣脱着走,和他们吵闹,没想到你们到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