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真的走上前,使用解锁的法术,用手一抹,几把锁都退落下来。
那小和尚都跑到厨房,洗刷锅灶,安排茶饭。
三藏师徒们吃了斋饭,天渐渐黑了。
只见那带着枷锁的和尚,拿了两把笤帚进来,三藏很高兴。
正说着,一个小和尚点了灯,来请洗澡。
此时满天星光月色明亮,城楼上更鼓一起敲响。
正是那:
四壁寒风起,万家灯火明。
六街关户牖,三市闭门庭。
钓艇归深树,耕犁罢短绳。
樵夫柯斧歇,学子诵书声。
四周墙壁寒风吹起,万户千家灯火通明。
六条街道关闭门窗,三个集市关闭店门。
钓鱼的小船回到深树里,耕地的犁停下短绳。
打柴的樵夫放下斧头休息,求学的学子诵读书籍的声音。
三藏沐浴完毕,穿上了小袖的褊衫,系好了环绦,脚下换了一双软底的公鞋,手里拿着一把新笤帚,对众僧说:
“你们安心睡觉,等我去扫塔。”
行者说道:
“塔上既然被血雨玷污,又何况时间久了没有光亮,恐怕生出邪恶的东西;一是夜晚安静风寒,又没有个伴儿:自己去恐怕会有差错。”
“老孙和你一起上去怎么样?”
三藏说道:
“很好!很好!”
两人各自拿着一把笤帚,先到了大殿上,点起琉璃灯,烧了香,在佛前拜道:
“弟子陈玄奘奉东土大唐的差遣前往灵山拜见我佛如来取经。”
“如今到了祭赛国的金光寺,遇到这里的僧人说宝塔被玷污。”
“国王怀疑僧人偷盗宝贝,含冤获罪,上下都难以明白。”
“弟子诚心诚意扫塔,希望我佛显威灵,早日明示玷污宝塔的原因,不要让凡人蒙冤。”
祝祷完毕,和行者打开了塔门,从下层往上扫。
只见这座塔,真是:
峥嵘倚汉,突兀凌空。
正唤做五色琉璃塔,千金舍利峰。
梯转如穿窟,门开似出笼。
宝瓶影射天边月,金铎声传海上风。
但见那虚檐拱斗,绝顶留云。
虚檐拱斗,作成巧石穿花凤;
绝顶留云,造就浮屠绕雾龙。
远眺可观千里外,高登似在九霄中。
层层门上琉璃灯,有尘无火;
步步檐前白玉栏,积垢飞虫。
塔心里,佛座上,香烟尽绝;
窗棂外,神面前,蛛网牵蒙。
炉中多鼠粪,盏内少油镕。
只因暗失中间宝,苦杀僧人命落空。
三藏发心将塔扫,管教重见旧时容。
高大雄伟依靠青天,高耸突出直入天空。
正叫做五色琉璃塔,价值千金的舍利峰。
楼梯转折如同穿过洞窟,门打开好似走出笼子。
宝瓶的影子映照天边的月亮,金铎的声音传到海上的风中。
只看到那虚浮的屋檐拱斗,绝顶留住云彩。
虚浮的屋檐拱斗,做成精巧的石头穿花凤;
绝顶留住云彩,造就佛塔环绕雾龙。
向远处眺望可以看到千里之外,登高好似在九霄之中。
层层门上的琉璃灯,有灰尘没有灯火;
步步檐前的白玉栏杆,堆积污垢飞着虫子。
塔心里,佛座上,香烟完全断绝;
窗棂外,神面前,蛛网牵拉蒙盖。
炉子里有很多老鼠粪便,灯盏里少油融化。
只因为暗中失去了中间的宝贝,苦了僧人丢了性命。
三藏发心要把塔扫干净,一定能让它重现旧时的容貌。
唐僧用扫帚扫了一层,又上一层。
这样扫到第七层的时候,已经是二更时分了。
那长老渐渐觉得困倦,行者说:
“困了,你暂且坐下,等老孙替你扫吧。”
三藏说道:
“这塔一共有多少层?”
行者说道:
“恐怕不少于十三层呢。”
长老忍着劳累疲倦说:
“一定要扫完,才能符合我的心愿。”
又扫了三层,腰酸腿痛,就在第十层上坐下说道:
“悟空,你替我把那三层扫干净下来吧。”
行者抖擞精神,登上第十一层,很快又上到第十二层。
正在扫的时候,只听到塔顶上有人说话。
行者说道:
“奇怪!奇怪!这时候已经是三更时分了,怎么会有人在这顶上说话?”
“一定是邪物!且去看看。”
好猴王,轻轻地夹着扫帚,提起衣服,钻出前门,踏着云头观看。
只见第十三层塔心里坐着两个妖精,面前放着一盘饭菜,一只碗,一把壶,在那里猜拳喝酒呢。
行者施展神通,丢了扫帚,抽出金箍棒,拦住塔门喝道:
“好怪物!偷塔上宝贝的原来是你们!”
两个怪物慌了,急忙起身,拿壶拿碗乱扔,被行者横着铁棒拦住说道:
“我要是打死你们,就没人招供了。”
只是把棒逼过去。那怪物贴在墙上,休想挣扎得动。
嘴里只叫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