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那:
幽美的花朵排列如锦缎,野生的草如同铺开的蓝色毯子。
山涧的水流相连落下,山间的云彩一样悠闲。
重重山谷沟壑中藤萝茂密,远远的峰峦上树木繁茂。
鸟儿啼叫大雁飞过,鹿饮水猿攀登。
翠绿的山峦如屏风和屏障,青色的山崖似发髻和发鬟。
尘埃滚滚实在难以到达,泉水山石涓涓流淌让人看不厌。
常常看到仙童去采药,经常遇到樵夫背着柴薪回来。
果然不亚于天台山的景色,胜过三峰和西华山!
这大圣正观看那山没看够,又只见背阴的地方,有一处庄院,忽然听到狗叫声。
大圣下山,直接来到庄院,倒是个好地方,看那:
小桥连通着流动的水,茅屋依靠着青山。
村里的狗在篱笆处叫,隐士自在地来来往往。
不一会儿来到门前,见到一个老道人,盘坐在绿草地上,大圣放下瓦钵,上前问候,那道人欠身还礼道:
“从哪里来的?到这小庵有什么事?”
行者说道:
“贫僧是东土大唐派往西天取经的。”
“因为我师父误饮了子母河的水,现在肚子疼肿胀难以忍受。”
“问当地的人,说是结成了胎气,没有办法可治。”
“打听到解阳山破儿洞有落胎泉可以消除胎气,所以特地来拜见如意真仙,求些泉水,搭救师父,麻烦老道长指引一下。”
那道人笑道:
“这里就是破儿洞,现在改叫聚仙庵了。”
“我不是别人,正是如意真仙老爷的大徒弟。”
“你叫什么名字?”
“等我好给你通报。”
行者说道:
“我是唐三藏法师的大徒弟,贱名孙悟空。”
那道人问道:
“你的花红彩礼,都在哪里?”
行者说道:
“我是个过路的借住的和尚,没有准备来。”
道人笑道:
“你好傻呀!我师父护住山泉,不曾白白送给别人。”
“你回去准备好礼,我好通报,不然请回吧,别想别想!”
行者说道:
“人情比圣旨还大,你去说我老孙的名字,他必然会给个人情,或许连井都送给我。”
那道人听了这话,只得进去通报,却见那真仙在抚琴,一直等到他弹完琴,才说道:
“师父,外面有个和尚,自称是唐三藏的大徒弟孙悟空,想要落胎泉水,救他师父。”
那真仙不听还好,一听到说悟空的名字,就怒从心中起,恶向胆边生,急忙起身,下了琴床,脱下素服,换上道衣,拿一把如意钩子,跳出庵门,叫道:
“孙悟空在哪里?”
行者转头,看到那真仙的打扮:
头戴星冠光彩艳丽,身穿金色丝线的法衣红色鲜艳。
脚下的云鞋绣满锦绣,腰间的宝带环绕着玲珑。
一双绣锦的凌波袜子,半露出裙子和绣绒。
手拿如意金钩子,杆头锋利像蟒蛇和龙。
凤眼明亮眉毛竖起,钢牙尖利嘴巴泛红。
额下的胡须飘动像烈火,鬓边红色的头发短而蓬松。
容貌凶恶像温元帅,只是衣冠不一样。
行者见了,合掌行礼说道:
“贫僧就是孙悟空。”
那先生笑道:
“你真的是孙悟空,还是假托姓名的?”
行者说道:
“你看先生说话,常言道,君子出行不更改姓名,坐下不改变姓氏。”
“我就是悟空,哪有假托的道理?”
先生说道:
“你可认得我吗?”
行者说道:
“我因为归依佛门,秉持诚心的僧教,这一段时间登山涉水,把我那小时候的朋友也都疏远了,没来得及拜访,少见尊颜。”
“刚才询问子母河西乡的人家,他们提到先生乃是如意真仙,所以我才知道。”
那先生说道:
“你走你的路,我修我的真,你来拜访我做什么?”
行者说道:
“因为我师父误饮了子母河的水,肚子疼成了胎,特地来到仙府,拜求一碗落胎泉水,解救师父的危难。”
那先生怒目道:
“你师父可是唐三藏?”
行者说道:
“正是,正是。”
先生咬牙恨道:
“你们可曾遇到过一个圣婴大王吗?”
行者说道:
“他是号山枯松涧火云洞红孩儿妖怪的绰号,真仙问他做什么?”
先生说道:
“是我的侄子,我是牛魔王的兄弟。”
“之前我哥哥那里有信来告诉我,说唐三藏的大徒弟孙悟空可恶,把他害了。”
“我这里正没地方找你报仇,你倒来找我,还想要什么水!”
行者陪笑道:
“先生错了,你兄长也曾与我做朋友,小时候也曾结拜为七弟兄,但只是不知道先生的府上,有失拜访。”
“如今令侄得了好处,现在跟着观音菩萨,做了善财童子,我们尚且比不上,怎么反而怪我呢?”
先生喝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