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连口水都没让这几个中年人喝,就又让他们出差了。
果然,无论是什么时候,打工人都是牛马。
这几个使者走后,朱棣立马笑呵呵地对朱高煦说道:
“老二,这次远征倭国。”
“你出力最大。”
“本王知道你从来不在乎什么金银财宝。”
“所以本王决定,如果这次你远征倭国成功。”
“本王就让你来镇守倭国。”
朱棣又使出了他对朱高煦屡试不爽的招数——画饼。
他知道自己亏欠朱高煦的太多了。
无论是靖难还是征讨安南,又或是征讨鞑靼。
朱高煦的功劳都是无人能敌。
可他确实又拿不出来更大的奖励来安抚朱高煦。
现在他看到了有征服倭国的可能性,他干脆就把倭国赏赐给朱高煦。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弥补他对朱高煦的亏欠,又能让朱高煦更加卖力地去远征倭国。
实在是一石二鸟的好办法。
“让我镇守倭国?”
朱高煦听到朱棣的话,还懵了一下。
他现在已经不是当年那个随意相信朱棣画饼的少年了。
而是一个只相信朱允炆的中二青年了。
“没错。”
“让你去镇守倭国。”
“而且你可以直接控制倭国的军政大权,便宜行事。”
朱棣看到朱高煦这副蠢萌的表情,还以为他是太高兴了,而不敢相信。
还专门给朱高煦确认了一番。
“额......”
“儿臣遵命!”
朱高煦欲言又止,最后还是抱拳答应了。
“好。”
“你也下去准备吧。”
朱棣以为朱高煦已经非常高兴地接受了这个命令,便挥挥手让他离开了。
朱高煦扭头就走出了文华殿。
刚出文华殿,他就开始吐槽:
“这老头子,还当我是傻子呢。”
“现在需要我出力,就允诺让我镇守倭国,在倭国当土皇帝。”
“等我真的把倭国平定了,指不定他又怎么坑我呢?”
“而且我现在有皇兄相助,一个倭国的土皇帝怎么可能让我答应?”
“大丈夫,岂能偏安一隅?”
“我要做的是大明的皇帝!”
“倭国马上就是大明的一部分了!”
“大小王我还是分的清楚的!”
待朱高煦走后,朱棣也准备下去休息了,毕竟今天忙了一天。
可杨士奇却突然走了上来。
“殿下,臣觉得让汉王镇守倭国不妥。”
“有什么不妥的?”
“他是本王的亲儿子,又为大明开疆拓土,还不能让他在倭国享受享受?”
朱棣一听这话,顿时就不乐意了。
“殿下。”
“汉王向来不服世子,在大明还能被朝廷监管。”
“可要是去了倭国。”
“那就完全不在朝廷的监管之下了。”
“如果他以后有什么不臣之心,在倭国训练一支军队反攻大明怎么办?”
“殿下也不想看到世子和汉王手足相残,大明山河破碎的场景吧。”
杨士奇担心朱高煦在倭国做大做强,最后再挥师回来进攻大明。
朱高煦虽然脑袋不聪明,但打仗是一把好手。
万一他真的率领一支倭国大军打回来,以朱高炽的手段还真不一定打的过。
所以杨士奇想把这个危险扼杀在摇篮里。
原本还有些不高兴的朱棣,听到杨士奇的话,确实觉得有道理。
把朱高煦放养在倭国,这小子还真的可能会训练出一支军队来反攻大明。
但他刚给朱高煦承诺了,现在就反悔,他脸上也挂不住。
所以他犹抱琵琶半遮面地说道:“你放心,本王自有分寸。”
“让老二代管倭国也只是暂时的而已,等倭国像交趾一样被彻底驯服后,本王会派遣官吏过去,让朝廷直接管辖的。”
杨士奇见朱棣如此表态了,心也就放下了。
拱拱手道:“殿下英明。”
......
倭国京都大觉寺。
一身黑袍的后龟山正坐在蒲团上闭目打坐。
一位穿戴整齐,留着地中海月代头的中年人轻轻地走到后龟山身旁,毕恭毕敬地说道:“陛下,您真的打算跟明国合作吗?”
这个中年人是后龟山当天皇很亲近的公卿,名叫阿野实为。
后龟山退位后,他依旧跟随在其身边侍奉。
后龟山听到阿野实为的话,缓缓睁开眼睛。
“当然打算跟他们合作。”
“足利义满和后小松真是欺人太甚。”
“为了我们南朝的荣誉,我必须跟他们战斗。”
后龟山淡然地说道。
“可跟明国合作,最后还要向明国称臣纳贡。”
“这会受人唾弃的。”
阿野实为不愿意向大明称臣纳贡。
“阿野,你还是太年轻了。”
“明国地大物博,他们皇帝向来好大喜功,非常喜欢面子。”
“我们每年只需要派些人,给他们送一些不值钱的东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