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发现了。"沈明轩从一叠信件中抽出一封,"这是三天前送来的,笔迹有些眼熟。"
张居正凑近查看,神色顿时凝重:"这是严世蕃的字迹。"
信中暗示杨廷和"识时务者为俊杰",言辞间既有拉拢之意,又带着几分威胁。最后还特意提到"中元有变,望大人三思"。
"先是拉拢,后是威胁,最后是刺杀。"张居正冷笑,"这些人,手段倒是齐全。"
"不,"沈明轩摇头,"这次刺杀未必是严党所为。"
"何以见得?"
"你看这个。"沈明轩指着信中一处,那里有一个很小的墨点,"这不是普通的污渍,而是一个记号。我在永昌号的密室里见过类似的标记。"
他取出那枚在现场发现的铜钱:"你看这个门形符号,与墨点的位置正好对应。这是'天门'组织的联络方式。"
张居正倒吸一口冷气:"你是说,严党背后是'天门'在操控?"
"或者说,他们都是棋子。"沈明轩说,"真正的对手,是那个神秘的'天门'组织。他们借严党之手反对改革,又借刺杀之事制造混乱,为中元节的行动创造条件。"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思雨快步走进来,脸色有些苍白:"父亲,我查到一些事。那个给杨大人送信的人,是永昌号案中一个死者的兄弟!"
沈明轩和张居正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惊。案情,似乎比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说下去。"沈明轩示意思雨继续。
"那人名叫林远,他兄弟林栋是永昌号上的水手。"思雨说,"但奇怪的是,林栋明明已经死了,可是前几天却有人看到他出现在城南的一座破庙里。"
"死而复生?"张居正皱眉。
"不,"沈明轩突然想到什么,"是替身!永昌号上的尸体,很可能被掉包了。这么说,林栋是'天门'的人?"
"不只是林栋,"思雨从袖中取出一份名单,"我查到至少还有三个永昌号的'死者'最近都在城中出现过。他们分别在盐商、倭寇和朝中都有联系。"
沈明轩接过名单仔细查看,眉头越皱越紧。这些"死而复生"的人,位置分布非常有讲究,像是一张精心编织的大网。
"最关键的是这个,"思雨指着名单上一个名字,"永昌号的大副陈海,前天在城南的觉明寺出现过。而就在昨天,严世蕃也去过那里。"
张居正神色一动:"觉明寺?那不是......"
"对,"沈明轩接过话头,"是当年皇室施粥的地方。而且,寺中还供奉着一块据说是前朝遗留的玉玺。"
三人都沉默了。这些线索连在一起,勾勒出一个令人心惊的图景:永昌号的案子、严党的反对、倭寇的威胁、杨廷和被刺、神秘的天门组织......所有这些事件背后,似乎都指向一个更大的阴谋。
"父亲,"思雨突然说,"你还记得那个预言吗?'中元月至,金匮玉符,天门开启'......"
沈明轩心中一震。他想起了那个雨夜,临死的女子留下的最后话语。现在看来,那不只是一个预言,更像是一个行动计划。
"我明白了,"他豁然开朗,"他们要在中元节那天,利用觉明寺的玉玺进行某种仪式。而这一切,都与皇室有关!"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嘈杂声。一个白衣堂的密探匆匆跑进来:"大人不好了!严世蕃带人包围了觉明寺,说是查抄叛党窝点。寺中的僧人全都被抓了起来!"
张居正脸色大变:"他们这是要毁尸灭迹?"
"不,"沈明轩眼中闪过一丝寒光,"他们是要清场。中元节就在三天后,他们开始为仪式做准备了。"
"那我们......"思雨望向父亲。
"立刻进宫!"沈明轩站起身,"事不宜迟,必须让陛下知道真相。张大人,请你立即调动可靠的人手,务必盯住觉明寺的一举一动。思雨,你去联系白衣堂,让他们......"
暮色四合,宫城显得格外森严。
沈明轩快步穿过长长的廊道,脑中飞速运转。事态的发展比预想的要快得多,他们必须抢在对方之前采取行动。
御书房内,正德帝听完汇报,神色凝重:"你是说,这一切都与皇室有关?"
"臣以为,他们的目标很可能是传国玉玺。"沈明轩说,"根据史料记载,前朝灭亡时,确有一块玉玺下落不明。而觉明寺的那块'玉玺',据说就是那时候流传下来的。"
"但那不过是个仿品,"正德帝说,"真的玉玺......"
他突然停住,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神色。沈明轩心中一动,看来玉玺的秘密,连皇帝也未必完全知晓。
"陛下,不管真假,他们既然选在中元节行动,必定是经过精心策划。"沈明轩说,"臣建议,与其被动防守,不如主动出击。"
"你有什么计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